晴時多雲

台北好不好?

◎ 呂一銘

台北好不好?何妨看國際上的觀感。譬如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二月公布二○一○年最新的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排行榜,榜首溫哥華,亞洲城市以日本的大阪排名第十三最高,台北排名第六十二;另根據二○○七年世界銀行發展經濟研究組織的資料,全球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在七十二個國際城市當中,台北只排在第六十七名,居然是倒數第六。

台北市經過十多年乏善可陳的馬、郝執政,現受到大環境氛圍因素(像施政無能、失業率高、民生困苦等),以及批馬聲浪和立委補選自主性影響,響起了換人做做看的號角,無怪蘇貞昌一宣布要選,民調馬上高於郝龍斌,這是一般挑戰現任者罕見的現象。

建設的不當與落後,和叢生的弊案,是看得見,數得出的,像貓空纜車或文湖線捷運,中看不中用,竟然把預算三百多億的文湖線「榨」到七百多億,自然招致民怨,這豈是「太平官」如馬英九、郝龍斌者,天天跑步、游泳、騎自行車,想像得到的?更不能體會一般市民例如筆者,在髒污的快車道旁等車、坐車的痛苦,以為只要每年在一○一大樓搞個炫耀的煙火秀,就可以唬弄過去了嗎?

喜新厭舊是人的通病,反映到選舉上,就是「沒有永遠的執政黨,也沒有永遠的在野黨」。像英國的保守黨、工黨輪替,美國民主黨、共和黨的輪替,莫不如是。這就是民主政治可貴之處,頭家扮演防止權力腐化的安全閥。這次蘇貞昌「挑最難的」選,市民多了一個選擇,讓人想到當年的高玉樹和陳水扁,他們所留下令人樂道的政績,此與政黨顏色有何關係?只要會做事,照顧市民福祉就好!何況首都的市長由在野黨擔任,在各國比比皆是。

或謂台北藍大於綠,勝選有限,往昔或許是,但今夕何夕,又多了批新世代和高自主性中間選民,喜新厭舊程度更高,更是讓馬英九從「My Angel」的高支持度重挫至「馬騜」的關鍵力量,何況市長選舉又非總統大選,政黨若把調子拉高,挑動族群或統獨,毫無意義,必遭反撲!

畢竟,市民要的是幹練又肯認真服務的市長,而非拒絕異音、一晚封殺四百筆噗浪留言的「皇」型總統大爺!

(作者為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