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美慢地震 ---蘇起請辭:演習劃下句點

◎ 雲程

就像《黑貓中隊》在冷戰時期幕後的貢獻一樣,美國從不外賣的長程預警雷達「鋪路爪」卻獨售台灣,證明台灣的戰略地緣無可取代外,更是台美軍事同盟的象徵。但這六十年的同盟情誼,因馬總統的就任與傾中而逐漸崩解。美方在馬總統執政兩年內兩度對預警雷達加價,理由從隱性的「風險預備金」變成令台灣尷尬的發展「反竄改科技保護技術」,毫不遮掩對馬政府的不信任。

二月十一日國安會秘書長蘇起以健康、家庭等因素閃電請辭事件,或可作為一個觀察的註腳。

政治人物閃電請辭從來不單純,特別是蘇起的氣色毫無異狀,自己也非政壇新兵,說健康、說家庭太沈重。請辭原因人言言殊,但其本人所云兩岸已和緩並完成「階段性任務」恐較為可信。眾說紛紜之際,若輔以時間軸觀察政局,或能體會紛擾世事下的「慢地震」。時間,在政治運作上並非毫無意義。

電影《驚爆十三天》有一幕:美蘇特使達成美方半年後撤換部署於土耳其的飛彈,交換蘇聯立即撤除古巴飛彈的默契。半年時間,足以脫離媒體的關注,從而較易實踐各種協議。蘇起請辭的六個月前,正好是八月「莫拉克風災」剛發生,外傳由國安會「歡迎大陸人道援助」,主導外交部「特急電」婉拒國際社會援台;也是美國國務院少見主動、急切表達願意援助的前後;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慶祝建政六十年的最大演習「跨越二○○九」開始那一天…。

不管政治拉鋸的幕後如何,一個月內我們看到的是:「歡迎大陸人道援助」的馬政府最後只讓美軍現身(八月十六日);而北京所憎恨的達賴法王也隨即被允許來台弘法(八月三十日)以及行政院長下台。風災那幾天時局有著豬羊變色似的變化,稍一不慎就成為解放軍登台的契機。此事一旦成真,共軍即首度突破肯楠所佈下的楚河漢界。無論怎麼說,這都是過去冷戰格局或未來可能的美中爭霸攸關的地殼變動。

與此同步卻緩慢發生的是,以總統、國安會秘書長與行政院長為核心的馬政府,在風災後已經歷一種「慢地震」式的重組——行政院長九月七日無預警換人正好是風災一個月,蘇起辭職是「婉拒外援」後的整整半年,而其背景是台灣延遲軍購、主動拒絕潛艦,以及美方對長程預警雷達兩度加價的不信任…。

在馬總統執政下,台灣正成為侵蝕美國超強地位槓桿上的關鍵砝碼。放眼二○一○,馬總統還矢言限時簽署ECFA,做個執政者能這樣不負責任,不管台灣人民生存權利還拖累鄰國友邦?(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