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艋舺》不甩中國市場

◎ 簡啟洵

隨著電影《艋舺》叫座,帶動萬華剝皮寮觀光熱潮,相關懷舊復刻商品跟著大賣,並入圍柏林影展,海外版權搶手,我的想法只有一個:又是一部擁抱本土、對於台灣文化抱持信心的成功案例!跟兩年前的《海角七號》如出一轍。

日前看到《艋舺》製片李烈針對台灣電影是否應全力打入中國市場的話題回答非常乾脆:「這部片子從一開始,就沒想著中國市場。」這句話和《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在媒體專訪說過的理念一模一樣。很多人都以為所謂打入海外市場成為「國際化」就是去迎合外國市場,尤其是用力迎合最大的市場如中國、美國就能成功,《艋舺》與《海角七號》熱賣的例子告訴我們,所謂真正成功的國際化應該要反過來想,即發揮「在地化」固有的特色,才能凸顯不同之處與其他國家有所區隔,並吸引不屬於這個文化圈的人一探究竟,電影、飲食、觀光都是這般。

台灣雖然是多元文化創意十足的社會,文化創意產業一直未能成功的原因,正是我們對於自身的文化缺乏信心,自認差人一截,所以思考的都是怎麼迎合別人,而不是發揚自己。

中國名導張藝謀早期的作品《大紅燈籠高高掛》、《活著》、《秋菊打官司》敘述中國鄉村小人物的故事,充滿人文關懷,獲得國際一致好評獲獎無數,成名後拍了幾部迎合西方市場、拍給西方人看的武俠片《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場面夠壯觀,特效夠誇張,明星夠大牌,但是評價遠不及早期的作品,早期作品呈現的中國農村生活、文革悲劇、共產社會面貌正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文化特色,吸引影迷一探究竟的主因。

只要故事夠誠懇自然能吸引人,唯有先將在地化做好才有國際化的可能,台灣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希望《艋舺》的成功,喚起更多電影人來挖掘這裡的故事。(作者為業務代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