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的祖先在台大流浪

■ 雙隹

民國六十九年,因為鐵路局台東新站的興建,挖掘出卑南遺址石版棺、陶壺等文物。因當時台東沒有可收藏之處,因而暫時寄放在台大考古系(今天的人類學系)。台大人類學系教授連照美、宋文薰等人要求成立史前博物館,以便妥善安置卑南文物。

如今,台東史前博物館早已成立,為東南亞最大的史前人類文化博物館,但台大卻說什麼也不願歸還卑南文物!

去年三月,地方立委至台大追討卑南文物,並質詢教育部長要求台大提出歸還時程表,至今全無回應;過了不久,史前館和台大完成文物移轉企劃書,台大卻未在期限內歸還文物;今年二月,史前館二度送文至台大,依然石沉大海。

為了追討在台灣大學的二萬多件卑南史前文物,台東民間各團體不分黨派族群,一同成立「台東討壺怒吼聯盟」。來自民間各階層的後山人,同聲向台大喊出「還我祖產、還我尊嚴」。聯盟的行動宣言中提到:我們怎麼也不能明白,神聖的學術研究竟成為私人佔有的藉口;一流的最高學府竟是竊佔國家資產的幫兇!

難道說,頂著第一學府的耀眼光環便擁有食言的本錢?難道說,台大人類學系教授不解中文陳情書,要台東人譯為甲骨文以便閱讀?難道說,偏遠台東皆化外之民,為了教授個人學術成就與聲望,外來請求全可不予理會?我們後山人只不過想取回祖先的文物,放回那面朝都蘭聖山、朝夕海風吹拂的故土,我們錯了嗎?

部落長老曾述說,他多次在夢裡看見祖靈飄蕩在杜鵑花城,試圖找回屬於自己的器具;村裡靈媒說過,夜裡的石版棺總會面向北方哭泣,等待主人回家。而我,常常親耳聽到外來的旅客,對著史前館少得可憐的文物表示懷疑。

記得以前讀過宋人鄭板橋為亡國而畫「失根的蘭花」,當時的我覺得今昔時代相差甚遠,難以體會。如今,以蝴蝶蘭為縣花的台東,真的失根了!我們失去故鄉歷史上一段美麗的紀錄,並期望有一天,蘭花真能夠落地生根。

三月二日起台東展開萬人簽名連署活動,就在活動後沒多久,出現了「反併吞、救台灣」的反反分裂法大遊行。我表弟問我:「那台大也是併吞文物啊,我們反不反它?」我想:修身齊家,治國而平天下。我們連台灣島上的文物併吞都無法達成,後山人要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去反對隔著山海外的對岸?三月十六日,台東鄉親將以包機、包遊覽車、坐船方式,以海陸空三線前往台北抗爭。屆時心有同感的北部人,歡迎一起為「討回卑南文物」發聲。(本文作者為台東高中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