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進入,瓦解,再造新體制

◎ 陳昭姿

李筱峰教授連續兩篇關於體制內外改革議題的文章,獲得綠營內部不小的回響,文中提及的楊媽媽更是我們一向敬重的長輩。楊媽媽承襲楊基銓先生的信念,長期出錢出力,甚至捐出自家房舍,提供民間做為建立與強化共識的平台。

誠如李筱峰教授所言,基本上綠營內部的「目的」都相同—創建獨立的台灣國,重新制定合時的新憲法,但是「方法」可能各有不同。主張「體制外」者,尤其部分海外台灣人,呼籲「拒絕承認中華民國」,然後再前進一步到「拒絕投票」、「拒絕繳稅」等作為。對於「拒絕承認中華民國」,相信主張台獨的人都深表認同,至於「拒絕投票」或「拒絕繳稅」,也許就有實務的困難而值得再商榷。

就拒絕繳稅而言,生活在台灣,除非包括妻小在內都身無恆產,沒有固定收入,否則拒絕繳稅如同天方夜譚。根據我個人資訊,目前只知有某社團的一位律師成員做到。至於拒絕投票就更值得再思。現代民主制度就是透過選票來表達個人的主張與想法,拒絕投票甚至投廢票等同拋棄自己參與做主的權利,也形同間接同意把重大命運交給別人,甚至是對手來做決定,如此,可能讓理想淪為空談,幾無達成之日。現階段或許只有進入體制掌握多數,才有機會推翻體制完成理想。

過去我們曾經成功前進一段路,兩度贏得總統大選而擁有行政權,但是卻因為無法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阿扁總統八年任內只能盡可能多宣揚「台灣」少提「中華民國」,然而卻無法徹底根除與推翻「中華民國」。如果有一天,台灣的本土政黨能像二○○八年的中國國民黨,不但贏得總統大選,且在國會擁有超過四分之三席次,「更改國號」與「制定新憲」的主張不就指日可待了嗎?

(作者為台灣北社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