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新春為「盲」、「寡」說文解字

告別了紛擾多難的二○○九,嶄新的二○一○年迎面而來,新的開始帶來新的希望,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個人乃至國家,要如何達成希望、征服挑戰?能否正確認識自己的機會與限制、審慎因應外在的瞬息變化很重要,孫子兵法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就是這個道理。要怎麼做到?需要殫精竭慮的硬底子功夫,不是迷信宣傳吹捧那套喊喊廉價的「台灣要唱旺」就可以做數的。如果實力不夠,那就成了「夜裡吹口哨」,壯膽而已,台灣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壯膽。

壯膽為什麼沒有用?例如台北股市年前以指數「八一八八」封關,有好事者以此吉利數字大作文章,還逕稱因此長紅台灣平均每人全年獲利三○七萬元。暫且不論絕大多數未有同樣獲利水準民眾的相對剝奪感是何感受,昨天新年開紅盤只漲了「一九.七四」點,受到前者文宣操作的「鼓勵」,這個不雅諧音立即登上網路成為網民訕笑的熱門話題,這不是過度包裝包出了反效果了嗎?兩者實都不足為訓。

這個新春的玩笑插曲,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還是老老實實、腳踏實地比較可靠。元旦過後,農曆年也將不久,今年是庚寅年,由於立春在二月四日,仍屬牛年,所以虎年一年都沒有立春節氣,民間俗稱這叫「盲年」或「寡年」,在科學進步的時代,天天都是好日,無須討論無稽之說,但這「盲」與「寡」卻非常值得現代人深思,是運籌決策與為人處世上的兩個警世好字。

人怕心盲、政府掌理眾人之事尤其怕路盲,如果不知道要把國家帶到哪裡去、或是帶上了錯誤的道路,再回頭往往已是萬劫不復。昨天,經濟部施部長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有關ECFA的早期收穫與受害名單受到朝野高度關注,但主管機關以保密為由完全不談,馬政府再三向農民們保證的中國農產品問題,農委會陳主委公開拒絕就「永遠」不開放背書,只同意「第五次江陳會不提」,牛年還沒過完,ECFA的馬腳就露出來了。

這個盲政府還有更離譜的,為了要增加ECFA的說明效果,居然在國會殿堂表示要考慮請藝人代言,這是繼尹部長搞出一哥發嫂族群歧視漫畫後的又一「力作」,好在已有被點名的藝人婉拒以自己的親和力去矇騙基層農工大眾,他們的眼睛果然比監察院王院長口中的這些「笨蛋」公務員清亮多了。

古代封建王朝,皇帝多自稱寡人,原本是謙詞,表示寡德之人,民主時代為政者倘若不知道公僕的角色,以為自己在當皇帝,或是不廣納天下英才而用之,只喜以小圈圈取暖,那就真成了孤寡之人,在強調指揮原理、組織建構、政府效能的今天,小孩玩不了大車,國家機器等於癱瘓。

去年,美國牛肉事件讓中國對馬政府的媚美本質心生高度疑慮,胡錦濤元旦講話「一國兩制」刺耳再現;一篇「芬蘭化」專文透露美國政學界開始關注台灣正在讓渡主權的發展;「未定論」演變到日本駐台代表求去,台日關係盪到冰點;在國內,政府的任何重大政策從不把在野黨當作諮商對象,甚至對人民隱瞞幹了再說;即使在執政黨本身,「看了報紙才知道」是不少黨內人物的口頭禪,除了金馬核心,其他人多在狀況外。細數下來,令外界不解這個政府究竟哪個關係搞得好?主政者到底要跟誰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今年,這些問題千頭萬緒,正方興未艾,某一項處理不好,都會衍生無盡風暴。

一個稱職的政府,知己知彼若暫時做不到,起碼要從知己開始做起,至少還可以維持個平盤,不至於每戰必敗。如何知己?對於馬政府來說,就是要徹底改正過去十九個月令多數人民痛心疾首的既「盲」且「寡」,如果執意不自知,或是繼續偏聽那些美化、唱旺之言,那麼二○一○年真的就會成了馬政府的「盲年」、「寡年」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