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芬蘭化 美國頭很大

◎ 雲程

貴報報導美國學者Bruce Gilley刊登於《外交事務》的文章,他建議既然台灣已傾中「芬蘭化」,美國就應考慮「將台灣從美國在亞洲盟邦中排除」。此說應只是探風氣球,但馬政權的暴衝顯已成為美國痛點。

對此,民進黨以「主權」回應。主權雖是台灣人所關心,但美國的立場是「台灣地位未定」,怎會在乎?台灣派應以:假使失去台灣,美國會承受怎樣「不可回復災難」,積極說服才是。

假使台灣「芬蘭化」,則北京不但會主張東中國海與南中國海為「半封閉海」,同時一併主張台灣海峽只是兩「半封閉海」之間沿岸國的通道,從而限制或排除非沿岸國的各項權利。近年來美中機艦數度在南海與東海碰撞對峙,證實兩強的海權角力已是現在進行式。

若台海與南海成為中國的禁臠,表示美國第七艦隊的防區從此一分為二,一旦有事需借道「中國灶腳」而不易迅速馳援。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時,美國雖已有橫貫鐵路,但東西兩洋艦隊仍須遠繞南美合恩角才能支援,對國家安全非常不利。有此體會後美國遂加速興建巴拿馬運河的步調。今天,美國已非吳下阿蒙,擁有全球利益,豈有龜縮的道理?

這件事也提醒台灣派,過去憧憬台灣如瑞士般中立與獨立,是如何不食人間煙火。雖然,台灣與瑞士都處於交通要道上,但瑞士的中立是幾世紀、數項國際公約保證下的成果,其保證的基礎是大國的權力均衡。相對於「大國保證」,瑞士則必須中立不結盟,甚至在加入歐盟與聯合國都多所遲疑。若台灣想模仿,必須美國停止對台軍售、要中斷與美日韓的軍事連結,還要中國願意承擔國際責任、信守承諾。中立而放棄武力後的台灣,只能仰賴中國的文明程度。蔡主席說「代價呢」,實在一針見血。

作者說「台灣人已把兩岸整合看得比軍事對抗或國家安全更重要」,實在大錯特錯。馬總統選前選後兩張臉,是誆取選票而取得大位的,馬能暴衝傾中是台灣人的天真善良幼稚而非民意抉擇。美國與其坐等台灣「芬蘭化」,不如想辦法讓他一人回心轉意較為簡單吧!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