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逼崇禎上煤山

有些深藍人士異想天開,替馬英九的降中政策推波助瀾,硬說他接受中國招安,可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從務實的眼光看,他們的立論更像在逼崇禎上煤山。

諾貝爾和平獎雖被看衰,但它還沒有衰到把獎頒給犧牲自由、民主、人權價值,向共產極權國家屈降的政客。英國柴契爾夫人犧牲香港,把它併入非民主、無人權的中國,她並沒有因此得到和平獎。

台灣被稱為民主楷模,那是殖民地人民犧牲奮鬥,得之不易的成就,它只想維持獨立自主,並不威脅任何國家,如果犧牲民主,屈從中國共黨專政,再淪為殖民地,那當政者比崇禎還不如,還拿什麼和平獎?

其實,愛中國的人士應該捧胡錦濤,他最具爭取諾貝爾和平獎的條件,而且保證只是一念之差便唾手可得。

中國藉改變觀念以改變大局,已有前例,鄧小平腦筋翻轉,以「中國特色(共產黨專政)」美化社會主義,大行「走資」之實,使中國經濟至少暫時起死回生,一念之差,讓中國「崛起」。

胡錦濤坐享走資路線的「崛起」,但中共一黨專制,犧牲民主與壓制人權的「中國特色」仍惡名昭彰,一天到晚怕「台獨、疆獨、藏獨」,也怕人民要求自由、民主與人權。中國既然崛起,「泱泱大國」,怎麼到處要鬧「獨立」?

這就是胡錦濤「難得的歷史機遇」,他應拿出大國胸襟,改變觀念,也一舉改變中國形象:他可以擁抱民主制度,保障人權,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歡迎達賴喇嘛、熱比婭回西藏、新疆自治。「崛起」的大國應展現這種大國的信心,而且歐巴馬好歹都拿了和平獎,大國領袖胡錦濤豈能不爭一口氣?

台灣在法理上不歸中國所有,事實也不歸中國統治,以民主觀念尊重台灣人民的自由選擇,對中國並無損失,而雙方得以和平共存,胡錦濤穩得諾貝爾獎,馬英九也不必當崇禎,這才叫「雙贏」。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