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博士夫妻很哀怨

◎ 林羽青

老丈人校級軍官退伍,年輕時,一份普通的軍餉養活全職家管的岳母及三個小孩,還資助出國留學。岳家三十年前以一百多萬購得的公寓,至今漲了近十倍。該高興嗎?除非賣掉,搬到低房價但人生地不熟的外縣市,否則,一切僅是紙上富貴。該難過嗎?對無殼蝸牛下一輩的我們,要有屬於自己可遮風蔽雨的家,已經是不可承受之重。

我們夫妻倆都是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後,回台灣進大學教書,在失業率高漲與日趨少子化的大環境,幸尚有穩定工作。在北市不算多也不算少的雙薪收入,扣除各種稅捐、健保費、子女教育及保母費、房租及其他柴米油鹽的必要支出,所餘有限,只得繼續開著十年老爺車,縮衣節食過日子,冀望早日存得購屋基金。

年初以來,我們在北縣市四處看房子,老態龍鍾的舊公寓或嶄新的高樓大廈,動輒上千萬,絲毫不受金融風暴及慘不忍睹失業率的拖累,反像火箭升空,扶搖直上。仲介說:「別擔心,憑你們的職業,房貸一定沒問題!」借得到錢,難道不必還錢嗎?我們也知道,加上貸款,就買得到房子,但就此淪為房奴,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這是我們前半生寒窗苦讀,努力不懈,終於學成的人生目的嗎?

面對房價節節高升,貧富差距日益惡化,富者愈富,貧者愈貧,不知有多少一步一腳印孜孜矻矻的受薪階級在「今日不買,來日更買不起」的恐慌下,勉強尋得棲身之所,卻也簽下賣身契,變相淪為資產炒作遊戲者的奴隸。我們不禁要問:天道真的酬勤嗎?還是要鼓吹投機為導向的社會價值體系?

同樣的房價,在美國可以買到獨棟幽靜的湖畔宅邸,擁有私人碼頭,過著愜意人生,可在台北,卻只能換得狹小巷弄底擁擠的房舍,雞犬相聞,沒有良好通風或隱私,更沒有景觀,外國友人來訪,如此居住條件,直感汗顏。

手握各式資源可以影響房市漲跌的當朝大員,在與商賈巨富杯觥交錯之餘,也應聽聽基層的心聲,不再營造利於房市炒作的政策,確以升斗小民為念,才真正符合所謂「庶民經濟」的精神。(作者為威斯康辛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教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