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殺教學新聞

◎ 朱聖惠

「動新聞」引發諸多爭議,各界多將焦點關注於性侵、犯罪手法描述過於詳細,但是卻忽略將自殺報導動畫化可能引發青少年「自殺模仿」的危險性。根據行政院衛生署九十七年的統計,自殺高居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且根據醫學研究指出,青少年極容易受到媒體影響,而有學習模仿自殺之情形。因此媒體在處理自殺報導時更應自重,審慎評估其可能對青少年族群造成負面影響,莫讓「動新聞」變成自殺指引。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媒體工作者在處理自殺新聞時提出以下建議:首先,媒體報導應避免對自殺方法詳細敘述,且忌將自殺報導描繪成引人入勝的案例。「動新聞」對於自殺事件的呈現,不僅以影像的方式清楚呈現自殺的方式,甚至賦予人物生動的表情和配音,將自殺報導戲劇化,不但嚴重違反媒體處理自殺議題的倫理,甚至可能將死者浪漫化,引發欲自殺者起而效仿。

其次,對自殺原因的報導,不應簡單歸因為單一因素。自殺的發生往往是身體、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相互影響而導致,在報導中應著重這些問題的存在,才能教育大眾及早預防、發現並協助欲輕生者。然「動新聞」為求故事的敘事性,往往過度簡化了自殺成因,極可能誤導大眾對自殺者之認知。

最後在報導之時,更應該考慮是否會對於亡者家屬造成心理衝擊,或是可能引發其沮喪、憂鬱甚至輕生的念頭。使用動畫的方式「再現」死者自殺前的心境、自殺過程,實在是漠視遺族處境的不當報導方式。

以聳動得來高點閱率,卻可能以無價的生命來交換,這樣的交易划算嗎?在此呼籲,莫讓「動新聞」成為青少年的「完全自殺手冊」。

(作者為兒福聯盟助理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