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美狂牛病發現者說話

◎ 陳校賢

筆者於一九九三年任職加拿大動物疾病研究院生物病理研究室主任時,發現北美洲第一例狂牛病。經過十六年來觀察,儘管已進入「後狂牛病年代(post-BSE era)」,在國際合作與努力之下,狂牛病可望絕跡,但是人類因狂牛病所帶來的驚恐卻記憶猶存。

牛海綿狀腦病(或稱狂牛病)是成年牛隻一種慢性、漸進、壞死、終極致命的腦病。自從全球首例狂牛病於一九八五年被發現、確認並宣布於英國後,除了造成經濟上很大的損失,亦曾引起世人恐慌與一連串的政治風暴。一九八八年英國獸醫傳染病學家發現,牛隻因食用羊與牛丟棄部位屍體製成的肉骨粉導致狂牛病的關聯,為狂牛病找到致病來源;二○○○年世界各國均已採取嚴密措施,在共同的努力下,有關狂牛病的知識、偵測與預防措施已漸漸地明朗化,更為疾病找到控制方法與撲滅策略。

在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協調下,由各國政府主導,並獲得畜牧業、飼料業、消費者、獸醫、科學家與媒體從業人員的合作,展開一場全球性人畜共通疾病的殲滅大戰。歷經二十四年努力,曾經是史上最具威脅性之「狂牛病」,得以進入被掌控與撲滅的階段。依據OIE資料顯示,全世界在二○○八年只有一百二十四個案例,二○○九年迄今更僅有十八個案例,相較於一九九二年疾病最高峰的三萬七千六百四十個案例,這是匯集人類集體努力的成就。

民眾最在意、也最擔心的是,不慎吃到狂牛病污染牛肉而罹患人類狂牛病之風險。一九九四至二○○五年全世界有一百六十四人罹病,其中一百五十三例為英國居民。過去有人預估全世界將有高達五十萬人罹病,然而在狂牛病最嚴重之英國卻是急速下降,二○○八年僅有一個案例。牛肉消費量最大的美國,迄今僅有一位德國移民罹患該病,而亞洲牛肉消費量數一數二之日本亦僅有一人罹病,且該員曾在英國長住後返日。因此,二○○四年有人預測牛與人類的狂牛病將從世界消失,這個預期是樂觀的。

試想,在法國可以用喝酒與抽菸比狂牛病的死亡率高讓人民安心食用牛肉,在北美洲更有超過一千萬亞裔人口每天食用牛肉,至今尚未有人罹患狂牛病的報告,當世人已開始以解析蜘蛛網的方式來分析狂牛病帶來人類的禍害與教訓時,我們還要把精力集中在互相指責找尋蜘蛛上嗎?(作者為獸醫學博士,現任長榮大學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