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以文化回映歷史,以文化紀念文化

七十八年前的今天,十月十七日,台灣文化協會成立,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化啟蒙運動在這個島嶼展開。新世紀開啟的民進黨執政時期,這一天是台灣文化日。二○○八年,換由中國國民黨執政,不置一詞。在台灣的本土重建體制和外來殖民體制認同之涇渭分明,可以清楚分辨!

台灣,當然要有台灣的國家,而不是被視為殖民地。寧可自毀國格、向共產黨中國低頭傾斜的中國國民黨政權,文史教育方針是:把語文教育放在文言文的脈絡、把歷史教育放在中國史的脈絡進行的。比起一九二一年,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文化啟蒙標舉的進步性,落伍得多了。

有主體性的台灣,有進步視野的台灣,蔣渭水當年的〈臨床講義〉,自我批評、尋求建構文明的國家,應該是台灣國民養成教育的重要精神食糧,應該放在教科書裡。國民黨中國體制裡的教育是反進步文明、反台灣的。倒頭來,只會培育出空心人,既無主體國格,亦無善美人格。

日治時期,台灣的文化啟蒙運動是在文化人、產業經濟界、政治社會運動領域共同推進下發展的。看看重印復刊的《台灣民報》一九二五年新年特刊:三二頁內文,一○四頁廣告。由五十家醫院、二四二位個人、四一個團體、二九六家公司行號,以換算現在大約台幣一千萬元廣告的參與盛況。同樣在殖民體制下,現在比起過去,又如何?

幸而,一些回映,一些紀念,仍然亮著文化的光。為了紀念台灣文化日,第一屆鄭福田生態文學獎,今天上午選擇在紀念舞者蔡瑞月的「玫瑰古蹟」頒獎─這是台灣太陽能產業標竿企業茂迪公司創辦人鄭福田(一九四七─二○○八)遺產回饋社會的一部分貢獻。今天下午,在自由時報演藝廳的「蔣渭水紀念音樂會」,也是文化的光彩。以文化回映歷史,以文化紀念文化,台灣才能真正展現國家的榮光。(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