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黨形象決勝負

◎ 林濁水

國民黨把雲林敗選理由全推給「寧敗勿濫」的提名策略。何謂「濫」,指的是形象不好但實力堅強的地方派系,因此,言下之意是,國民黨充滿了改革理想,寧願提名形象好而沒有實力的人而敗,也不願因形象差而當選。

這說法很不誠實。提名的張艮輝,固然博士學歷,外表形象好,但背後是雲林張榮味派系力挺,因此是形象牌、實力牌兼而有之,國民黨一心認定這是勝選絕妙提名策略,哪裡是什麼「寧敗勿濫」的提名。

雲林為什麼推出形象加派系的策略,全是考慮到苗栗敗選的慘痛經驗:苗栗李乙廷賄選被判當選無效,基於派系最有實力的「勝選」考量,由陳鑾英代夫出征,一點也不顧形象,結果敗選。既然苗栗證明代夫出征行不通,因此在雲林便不敢再由張輝元代賄選而當選無效的張碩文出征,而提名張艮輝,動機根本是求勝選,那裡是為了改革理想而「寧敗」。

至於苗栗會採取代夫出征的派系策略,又是因為基於派系實力原則提名鄺麗貞代夫出征,順利當選,效果很好。形象惡劣卻有派系實力而當選不只是鄺麗貞,最有名當然還有許財利。

從這三次選舉看來,國民黨提名全是勝選考量,沒有一次是準備寧敗勿濫的。台東代夫出征而勝,苗栗複製而敗,雲林改推派系其裡,形象其表再敗。決定國民黨勝敗與其說是派系形象問題,不如說呈現的是台灣選舉近年來一個強烈的趨勢,那就是不管中央和地方縣市長選舉,都被選民用來處分形象惡劣或執政無能的中央執政黨,至於地方實力或候選人形象的效應都大幅降低。

換句話說,政黨的形象才是關鍵因素。所以當陳水扁執政末期形象大壞,而馬形象被肯定時,藍營派系,候選人爭相靠攏,馬權威顯赫;如今則因執政無能,大家避之唯恐不及,地方派系失去節制。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只有馬團隊沒勇氣承認,反把責任推到派系形象,真是無可救藥。

從這角度預估未來選舉,朝野政黨都樂觀不起來:國民黨因執政無能、對中國軟弱而形象大壞;民進黨則在無力切割扁,以致迄今被社會認為甚至比國民黨貪腐,形象低迷。因此未來勝負,將決定於誰能走出現有泥淖重樹政黨形象。

(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