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幹越做越幹

■游四誼

十年前台幹到中國的薪資從一萬人民幣起跳,而今台幹已傳出五千人民幣的行情。筆者的姪子在美國從五年前三千美元的薪資,如今漲至五千美元,並準備購買第二幢房屋。

台灣在五十年前接受美國的技術及資金援助,但對中國採鎖國政策(亦即三不及漢賊不兩立),造就台灣的經濟奇蹟。近來對中國連結,卻造就台灣經濟的危機。近年來,陸幹持續代替台幹,而台幹回台卻找不到工作,因為台資會到中國設廠,皆因其產業在台灣屬高工資,不再有競爭力。反觀留美回台之人才,因為在美接受高競爭力技術教育,是故在台灣企業接受國際化浪潮中其地位更加穩固。

企業的競爭力在於不斷的創新,美國無論在人文思想及科技都前進世界各國一個世代,故其競爭力領導世界。而台商在中國所長的是落後的技術,而中國雖是停留在初級產業,但已至成熟期,是故對台資台幹有替代之威脅。

由以上的比較,台灣的未來前途決非在中國,只有不斷連結美國的創新力,台灣才有永續的競爭力,才能有永續的經濟奇蹟。(作者為程式設計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