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盲 另一種人禍

◎ 黃令名

政大講座教授錢致榕在演講中提到,現今颱風路徑及雨量的預測都有其科技侷限,為氣象局在八八水災的雨量預測失準辯護,並且回過頭狠狠反咬台灣社會一口,指民眾對氣象局的攻擊以及對防災理解是缺乏科學知識的「理盲」—名嘴胡言亂語固然可惡,政府行政效率不彰也危害不小,但對於如何與社會互動全然無知的「社盲」科技官僚與科學家,恐怕才是真正對天然災害頻繁的台灣社會最大的安全威脅。

如果大家還不健忘,在莫拉克颱風來襲前,氣象局官員是如何一派輕鬆地告訴我們,這個中度颱風是個外強中乾的「虛胖颱風」。當這樣的訊息傳送到經歷過無數次颱風的台灣人耳裡時,會有任何人對於這個颱風心存警戒嗎?再者,雖然氣象局有其通報、警告的系統以及標準,可是我們可以看到當村長、鄉長手機裡得到的警告簡訊僅僅只是「要注意」、「雨量已逾多少多少毫米」時,又會有多少警戒心來面對可能發生的災難?

為氣象局辯護的學者們似乎完全忘記了,這些真真切切發生在莫拉克來襲前後的事情,只是依照過往的颱風過境後的劇碼,以及古今中外科學家時常抱持的傲慢態度,一旦預測剛好正確,就歡呼本國科技成就無敵、科學至上,一旦發生錯誤,就丟下一句科技有其侷限,把責任丟給社會其他部門去承擔,對其在社會中的互動所產生的缺失通通視而不見,這樣「社盲」的行為不只在風災中上演,更在許多像是三聚氫胺這樣的科技爭議中上演!

調查氣象局的監察委員們請動手吧!不是為了那些在科學上的侷限,而是為了那些在與社會其他部門互動上的種種失誤,只有消除傲慢的「社盲」科技官僚與科學家,我們才能在將接踵而至的天災中保存身家性命安全。(作者為清大社會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