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讓PC1250進山吧

◎ 洪義正

目前災區內普遍傳出各種重型機具不足,無法進行清運及開路的作業,其實國內有相當多的資源可以運用,而且都是掌握在政府部門手中。

災區急需的重型機具如:挖土機、運土卡車、吊車、剷裝機、推土機、犛翻機、山貓、水車、油罐車…等等,這些在現今公共工程工區中都有許多(特別是在山區的大型土木工程),像目前在各災區普遍使用的挖土機大都是PC300型(挖斗容量約一.四立方米)、PC400型(挖斗容量約一.九立方米)。這些機具在單一個公共工程工區內至少有二十至三十部,而且全台灣最大的挖土機是在這些公共工程所屬的工區內,據我所知目前最大型是PC1250型(二至三台),它一個挖斗可以挖五立方米土方量(它挖一斗可以抵PC300型挖三.五斗,也就是它的施工速度比一般挖土機快三倍以上),大型卡車三十至四十部(其中部分卡車還配備有小迴轉半徑功能的特殊輪胎,可在狹小空間、惡劣地形中作業)。而災區的大量淤泥則可以用大型的剷裝機來執行(用山貓清運,不知要清到何年何月)。此外,這些工作團隊都有專屬的用油補給車隊及機械維修保養人員,無需擔心加油的問題。如此精密的分工團隊,才可以達到快速救災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這些施工團隊長年在山區工作,對於地質、山勢都相當的有研究,他們有一套相當嚴謹、安全、有效率的施工規劃方案,而且分工細膩:現場施工部門、施工規劃設計部門、地質水文研判技術部門、運輸動線規劃部門、後勤補給部門、油料運送部門及施工機械維修部門,他們可以二十四小時的輪班趕工。這麼優良的救災重建隊伍,政府為什麼不去運用?

如果政府能去調查全台灣有哪些是目前非急迫施工中的公共工程,將它們的工程合約工期延長,排除因救災致工程延誤的罰款因素,將該工程所有的機具、包含所有工作團隊(這是非常重要的)投入災區,借用他們的專業技術,一定能大幅縮短救災及重建時間。

如果政府領導人認為可行的話,那千萬不要再用所謂正常行政程序來行文、研議、各部會簽核;趕快做吧!

(作者現任土木專業工程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