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水災足以亡國

◎ 陳信雄

八月八日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幾乎摧毀了半個台灣國土,死亡、失蹤以及受傷人數,由於搜救的困難,尚在統計中。咸認此次的災害是自一九五九年「八七」水災以來,五十年來最大的災害,無論在雨量與受害的範圍,遠比「八七」水災為甚,估計降雨量竟達二七○○毫米,也就是說將台灣一年的雨量,下降於一夕之間。也使得氣象局的預估雨量一直往上修,甚至遭受媒體的痛批,CNN的預估雨量神準,而氣象局預估錯誤云云,本人不得不深為氣象局抱屈。誠如中央研究院汪中和研究員所指,近年來颱風所帶來的雨量,逐年的攀升,是地球暖化所致。所謂熱島效應所造成的對流雨,更助長了雨量的增加,這也是促成氣象局難以預估的盲點。

近二十年來台灣的山坡地,美好的森林不斷的遭受經濟作物的蠶食,且營建署對山坡地的開發限制一再的「鬆綁」,尤其是檳榔園遍布整個中南部,甚至屏東的平地。由於檳榔林異於一般林地,極端缺乏複層林的覆蓋,因此在長期遭受中南部烈日的曝曬之下,地力不斷衰退,難以承受暴雨的沖蝕,也大量的排放二氧化碳,助長了溫室效應,檳榔的蔓延更難辭其咎。由於長期以來,政府的短視,忽視森林存在的價值,未知上游不保下游難以安居的教訓。莫拉克帶來南部慘不忍睹的災情,我們不得不指責政府長期以來,只重觀光與經濟發展,坐視山坡地的濫墾濫建,與河川爭地,無視於特權侵害公權,偷工減料的公共工程,斷送了多少國人的生命?我們不得不擔憂「水災亡國論」之說了。 (作者為台大森林系退休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