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有如白賊七開講的白皮書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週訪問美國前夕,北京政府日前發表「中國的軍控、裁軍與防擴散努力」白皮書,警告美國不要把台灣納入飛彈防禦系統,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對台灣提供協助或保護,「影響大國間的信任」,「損害其他國家正當的安全利益」。

這份由中國外交部發表的政策白皮書,頗有為胡錦濤訪美造勢的用意,儘管名目上是配合宣傳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既是宣傳造勢,白皮書乃針對各國有關中國擴充軍備、武力崛起、動用核子武器、違反武器擴散等諸多質疑,有所辯解。不過,專制極權國家慣常靠力量壓制別人,而非以理服人,中國不是民主國家,此一白皮書因此顯得強詞奪理,自相矛盾,言行不一,反而啟人更多疑竇。

按白皮書的說法,中國永遠不稱霸,當前「正沿著和平發展的道路,聚精會神搞建設」。其次,中國承諾不首先使用核子武器,最終要銷毀核武,實現世界沒有核武目標。另外,白皮書指出,在確保國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中國始終將軍隊數量及規模,控制在維護國家安全需要最低限度內,多次裁減軍隊員額。最後,最令台灣關切的是,中國不點名地批判美國發展飛彈防禦系統,且反對將台灣納入。

白皮書悖離事實,最明顯的莫過於誑稱中國不稱霸,惟其軍備擴充實際上卻遠遠超乎「國家安全需要最低限度」。根據本週美國國會的報告,中國在過去四年採購一百零四億美元武器,高居開發中國家首位。不僅如此,在上週進行的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國不但全額負擔費用,還打算進一步向俄國採購先進武器。如此磨刀霍霍,卻宣稱不稱霸,其誰能信?無怪乎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六月間在新加坡的一項國際安全會議公開質疑:中國既無外在威脅,則其近年大量軍備投資,所為何哉?發出同樣疑問的還有新任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羅格海(Gary Roughead),他兩週前評論中國快速擴軍,「我最好奇的是,他們使用武力的目的為何,一旦動武對本地區又代表什麼意義?」

對於這些問題,北京當局的白皮書不但未能釋疑,其實際作為反而招來更多質問。儘管中國自認國防支出不論絕對值及相對比率,在國際間都非偏高,成長幅度也不大。包括倫斯斐在內的美日歐盟各國無不懷疑,中國實際軍費支出或高於官方帳面金額一倍以上,而且即使官方數字亦連續十七年出現兩位數成長。白皮書對此並無解釋,只強調國防預算均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只是人大做為一黨專政政權的橡皮圖章,世人皆知,如此程序不正義且欠缺透明,自難導致國際公信。

對台灣來說,白皮書更有如公然說謊的白賊七。民主台灣對共產中國絲毫沒有威脅,中國卻在台海對岸部署七百枚針對台灣的飛彈;如此「不稱霸」,豈非尋台灣民眾開心?尤有甚者,台灣尋求飛彈防禦,只是面對飛彈威嚇之下卑微地求自保,中國卻要從美國下手,阻斷台灣起碼的自衛能力建構。美國當然不吃中國這一套,不僅今年初已與日本把台海穩定列入安全共同關切目標,更不會同意白皮書把台灣列入中國禁臠。而令人憤慨的是,台灣內部竟有人與北京唱和,以技術問題阻撓自己的國家軍購。

從本質上說,中國崛起引發爭議,是其極權而不民主。昔日中國傳統社會,孔老夫子要當權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對於內部紛擾,若「謀動干戈於邦內」,不能善待人民,則其憂患,「在蕭牆之內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