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股、房市榮景不表示實質經濟成長

最近世界經濟顯然浮現一片樂觀的氛圍,台灣似乎也搭上了便車,正在駛離黑暗的隧道。這些樂觀的徵兆,最先出現在金融市場,全球重要股市的整數關卡,美國道瓊指數九千點、日經指數一萬點、德國指數五千點、中國上證指數三千點、香港恆生指數二萬點等,均在同一時間突破了。台灣加權指數也在國際股市榮景的加持,以及景氣對策訊號由連續九個月的藍燈轉為黃藍燈,景氣顯有脫離衰退谷底的跡象,終於站上屢攻不克的七千點。然而,台灣的景氣真正轉好了嗎?答案其實是否定的。

深入探究台灣經濟實況,客觀來說,台灣景氣只是止跌之後,稍微上揚,距離真正的復甦,恐怕仍有漫漫長路。尤其,若政府不能採取積極作為,鼓勵台灣產業生根,只是一味依賴中國,將中資來台與簽署ECFA當成解救經濟的萬靈丹,則台灣經濟不僅不可能復甦,甚至可能出現二度衰退,繼續向下沈淪。

坦白說,台灣景氣對策訊號雖出現黃藍燈,但其綜合判斷分數主要增加的部分,係在金融、批發部門,但生產、外銷、製造業銷售及就業仍未有好轉的跡象。尤其,出口仍然嚴重衰退,失業率也幾近六%,實體經濟依舊疲弱不振,因此,景氣訊號的好轉,主要靠股市的反彈,以及金融面好轉所帶動的消費。易言之,台灣經濟面的實際狀況,就只有股市等金融面表現強勁,但實質經濟的各項數據,仍然表現不佳,顯示景氣仍在谷底盤旋。

令人憂心的是,亞洲開發銀行最近公布的報告,雖然為亞洲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帶來明年可能出現V型反轉的好消息,卻對台灣經濟情勢的評估最為悲觀。此份報告指出,包括台灣在內的若干新興經濟體,今年經濟成長率有下修的可能,而台灣下修的程度甚於多數國家。

尤甚者,亞銀在上調明年東亞新興經濟體整體經濟成長率,自今年的三%,倍增為明年的六%時,卻預估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為二.四%,居倒數第二。難堪的是,在民眾印象中一些落後國家,如柬埔寨、寮國、印尼的經濟力道都超過台灣,台灣就像一個老態龍鍾的長者,已經失去強勁的生命機能。

台灣的經濟何以像王老五過年,一年不如一年?原因很簡單,就是馬政府把經濟復甦的希望寄託在中國,使上一世紀經濟帝國主義主導的「邊陲與核心」依賴理論,重新建構在台灣與中國的互動上。 馬政府以中國為「核心」,自貶為「邊陲」,台灣逐漸淪為中國的經濟殖民地,所有的經濟活動皆在為中國的利益服務。坦言之,馬政府視中國為成長最迅速的經濟體,認為台灣只要搭上中國這班列車,即使只是站票,也都可以吃喝不盡,到達幸福的目的地。

但真相卻是,中國經濟的增長,特別是金融風暴以來,完全是靠打特效藥急救,並非調理體質,產業結構提升的結果。中國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七.一%,看似成果可觀,但若深入檢視,則可發現其成長的動力絕大部分來自資金過剩,投入股市與房市,所造成的資產增值的泡沫假象。

今年以來,中國宣稱投入四兆人民幣振興經濟,而中國銀行業上半年新增貸款規模達到七.三七兆人民幣,是上年同期的兩倍。這些資金狂潮大部分並未流向生產部門等實體經濟,而是成為金融投資的柴火,造成今年上證綜合指數至今漲了近八成,各大城市的房價亦漲二成以上。

因此,中國經濟榮景其實是建立在大量印製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升值的效應。換言之,現在中國的景象跟台灣當年累積大量外匯,台灣錢淹腳目,卻苦無出處,於是湧向股市房市,造成金融泡沫的景況非常相似。日本投機泡沫破滅後,日經指數由三萬多點跌到最低六千多點,歷經二十年毫無起色。台灣投機泡沫破滅後,股市亦由一萬二千點最低跌到二千多點,經過二十年,仍只在七千點上下浮沈。可見金融投機泡沫破滅,實體經濟將受到重創,復原之日則遙遙無期。因此,中國這個超大泡沫看似色彩絢麗,然而一旦破滅,勢必連累其它國家,尤其是對其依賴最深的台灣,恐將陷於萬劫不復的地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