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唱出新希望

■陳惠婷

今年的「Say Yes to Taiwan和平演唱會」前幾天落幕,這個固定在二二八舉辦,以認同台灣、建立台灣主體性為主要訴求,並連續辦了六屆的搖滾創作樂團演唱會,與台灣其他明星演唱會相較起來最大的不同,在於「Say Yes to Taiwan」是台灣第一個背負政治、社會理念訴求的演唱會,可說是一種以音樂表演形式來推廣某種與公共利益相關議題的社會運動,它的長期經營,為台灣的社會運動開啟了另一扇新型態的門。

在國外,類似這種推廣公共議題的演唱會有很長的歷史,比如說「西藏自由音樂會」(Tibetan Freedom Concert),由「野獸男孩」(Beastie Boys)所舉辦,宗旨在於推動世界人民對於西藏的認識,並了解西藏受中國政府以非法手段佔領的歷史,門票的部分收入捐給推動西藏人權宗教自由的組織。

又如「莉莉斯女性音樂祭」(Lilith Fair),是由加拿大籍女歌手Sarah McLachlan於一九九七年發起,這也是搖滾音樂歷史上首次以女性為主角的音樂祭,也是音樂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音樂祭。主要訴求為爭取女性平權,部份門票收入捐給乳癌防治基金會等女性關懷團體。

其他如「U2」為防治愛滋或關懷戰火下的波西尼亞兒童所舉辦的慈善演唱會、「Cold Play」樂團為反全球化所舉辦的音樂活動等,不勝枚舉。可見在國外,具有主題訴求的音樂演唱會活動已有悠久歷史,其文化行銷與社會改革力量也早已不容質疑。

在台灣,「Say Yes to Taiwan和平演唱會」的成功,也開始讓人們重視到以音樂推動社會運動的可能性。

因為台灣的社會運動,是以街頭抗爭起家,常被冠上悲情、異議色彩;再不然就是透過嚴肅的座談會、研討會形式,一般民眾很難近身接收相關改革訊息,訴求力量自然打折扣,但是若以較「軟性」活動的音樂演唱會來推動,應可接觸到一般民眾的生活圈。

例如往年「Say Yes to Taiwan」都在台北的二二八公園舉辦,前來觀賞的民眾,有一些本來就是樂迷,但也有一大部分是當時恰巧在公園中遊玩或路過民眾,因好奇或受到音樂吸引而前往觀賞,也因此接收到活動訴求的訊息。

今年,「Say Yes to Taiwan」改往高雄演出,場地就在高雄燈會旁,現場可以觀察到許多舉家出遊欣賞燈會的民眾,也在演唱會現場「樂在其中」,主辦單位也順利將嚴肅的訴求輕鬆的傳遞出去了!

這種以同樂方式傳達訴求目標的活動規劃,相信可以彌補傳統社會運動的不足,應該是將來台灣社會運動人士不可忽略的管道才是。

尤其是這種軟性活動能有效吸引青少年群眾,促使他們開始關心、思考公共議題,更是其他傳統社會運動所無法比擬的,值得社運人士進一步思考。(作者為政治大學廣電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