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中捷運 也該升格

◎ 黃玉霖

近日內湖捷運失敗,引發各界對台中捷運未來發展的關切;其中,以林佳龍先生的論述(98.7.27,自由時報)最為精闢。除關切台中捷運預算暴增將近一倍,以及台中捷運移植內湖捷運的系統、組織和發包策略的可能後果,林佳龍特別指出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之後,當前台中捷運規劃設計恐已不符將來大台中區域發展的需求。的確,合併升格之後,大台中需要發展「大台中都會捷運」,但目前台中捷運綠線的規劃設計,卻與未來發展格格不入。

首先,台中捷運綠線採取中運量設計,但將來綠線勢必延伸到彰化以及太平市,並與台鐵形成環繞台中市的軌道路網,才符合大台中都會發展的需求。

換句話說,綠線需改採高運量設計;否則,將來恐怕很難避免拆除改建的命運。當然,改採高運量設計,綠線初期運量可能不足,但這總比將來拆除改建好,何況運量問題還可透過營運規劃加以緩和。

其次,就組織和人力資源發展而言,目前台中捷運由台中市府主政,但台中市政府卻向台北市政府借兵調將,完全移植台北捷運的組織經驗。

但大台中捷運要提出前瞻性的、深入在地的都會捷運發展藍圖,當然不能仰賴台北市政府,應該嘗試走自己的路,並跟台中縣政府共商大計,尋求「在地化」的捷運組織和人力發展。

最後,就財源而言,綜觀全球各主要城市的捷運系統,只有極少數可以達成財務獨立,不靠政府補貼就能永續經營。以台北捷運為例,如政府不補貼建造成本,或像高鐵一樣必須攤提折舊成本,則台北捷運公司應還處於鉅額虧損階段。若以可能虧損為理由,反對台中捷運綠線朝高運量規劃,這是不公平的。難道只有台北縣市居民可以享受高額的政府補貼?

總之,內湖捷運失敗,提供台中捷運諸多借鏡,也讓大家開始質疑台中捷運「內湖捷運化」的智慧。變更設計所需作業時間不長,台中市政府千萬不可罔顧大台中居民的整體利益 ,趕在年底前完成綠線工程發包,犧牲大台中都會捷運永續發展的契機。

(作者為國立交通大學土木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