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的中國牛皮吹破了

馬政府寄希望於中國的經濟政策,最近又有一樁破功了。今年上半年牛皮吹很大,形成股市炒作題材的中國家電下鄉商機,對台灣廠商而言,根本就是一戳即破的大泡沫。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中國家電下鄉上半年總銷售金額約七百七十九億元台幣,台灣廠商僅賣出兩百零八台電腦、十三台熱水器,總金額不到三百五十萬元台幣,可能連台灣大電器連鎖店一天營業額都不如,卻被馬政府當成解救台灣經濟的大補丸,如今真相大白之後,馬政府該如何向人民交代與道歉!

坦白說,馬英九政府是一個無能,而且意識形態掛帥的政治團隊,其之奪回政權的目的,不在振興台灣經濟,為二千三百萬人帶來福祉,只是為了推倒本土政權,遂行終極統一路線。換言之,如何進行藍綠對抗,激化統獨矛盾,完成「統一大業」,才是馬英九參選大位的真正目的,至於解決台灣經濟困境,只是當成選舉口號罷了,既非其所能,也不是其興趣所在,因此他當上總統若未把台灣經濟搞垮,已屬僥倖,民眾萬萬不能對其有錯誤期待。可怕的是,馬英九在選舉時,自我包裝為經濟救世主,恐嚇若本土政權繼續執政,台灣人民將淪為台勞、台傭,加上本土政權已遭嚴重抹黑醜化,藍營乃輕易取得政權,本土路線遭逢重大挫敗。

總結馬英九擔任八年台北市長的成績單,可知其嚴重欠缺行政與規劃願景的能力,執政後應付繁複萬端的經濟問題,原已左支右絀,窘態畢露,加上遇上全球金融大海嘯,更是慌亂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於是意識形態發作,終極統一路線浮現,開始操作中國議題,拚命畫大餅,企圖轉移民眾的注意力。不過,馬英九上任才一年二個月,這些中國牛皮卻一一吹破了,再也騙不了人。其中最大的兩宗騙局:一是中國觀光客來台,一是包括家電下鄉在內的中國對台採購。中國觀光客來台堪稱去年最大騙局;中國對台採購則是今年上演的騙術重頭戲。

中國觀光客來台,馬英九號稱以一天三千人次、一年六百億元商機起跳,結果去年來台的中國觀光客一天平均只有三、四百人次,消費力亦遠不及其他國家來台的觀光客,不但造成一些店家期待落空,還讓許多旅遊業者因過度投資,血本無歸。今年中國觀光客來台人數一度有所提升,但這是短期政治操作的結果,因此很快人數又消退了。深陷經營困境的台灣旅遊業者終於覺醒,將在八月初走上街頭,向馬政府發出怒吼。

而今年最大騙局的中國對台採購大戲,仍在熱烈上演,部分觀眾看得如痴如醉時,卻突然被中國商務部的統計資料給露餡了。中國為了提振內需,預計實施四年的家電下鄉,補貼中國民眾採購家電用品,宣稱商機高達台幣四.四兆元。此一計畫凸顯共產黨喜歡膨風的一貫作風,事實上,實施半年約七百八十億元台幣,依此推算,四年約六千二百多億元,只是四.四兆元的一成五。即便如此,中國推出家電下鄉是為了救自己的經濟,自己吃都嫌不夠了,豈會分一杯羹給台商?最嚴重的是,馬政府明知它是一場假戲,卻配合演出,開動宣傳機器,無所不用其極吹捧中國,造成部分台灣企業在金融風暴中失去改進轉型先機,空等虛假的中國商機。

其實,振興台灣經濟的根本之計,在於自身的努力,以及提出長遠的願景與規劃,包括政府提供各項扶植產業的政策,與企業本身的奮鬥打拚,而非一味依賴外國的供養。尤其,經濟統戰已是中國主要對台策略,家電下鄉只是一個誘餌,口惠而實不至,根本無助於台灣經濟復甦,但馬政府卻像乞丐一樣,哭倒在路旁,乞求中國的施捨,真是阿斗再世,丟盡台灣人的臉。總之,台灣當前經濟無論再困難,也曾是創下經濟奇蹟的亞洲四小龍之一,靠自己就可以救起台灣經濟,卻在馬英九執政一年多,竟淪為乞兒一般,如此墮落下去,馬政府下一步恐怕就是請中國來收養台灣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