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面臨階級對立危機

◎ 劉俊賢

近日兩大新聞:一為「薪資平均蒸發三千四百元,跌幅最高」、「六月失業率五.九四%,三十年來新高」,社會上就業機會少及低工時青壯族暴增,此議題讓一般受薪階層真是滿腹辛酸,也使得專家學者們憂心不已。同時,另一方面卻充滿樂觀喜悅的氣氛,「第四季房市將激情噴出」、「房市回溫,頂新買一○一成本恐增加」、「台中多家建案調漲價格皆在十%以上,新竹房市漲幅二十五%」。

M型化社會或許是一股趨勢,但政府運作機制即是彰顯社會公平正義,中產階級或者說是廣泛的受薪階層的生存發展也就是國家穩定與進步的力量,這在台灣這個以中小企業發展為主軸的國家相形之下顯得特別重要。

但現在的中產階層所得減少,同時也要承受更高之物價及高不可攀之房價,購屋痛苦指數迭創新高。更何況還有約一三九萬的失業大軍,至少三十萬家庭生活已陷入苦境,使中堅份子失去希望與夢想。更嚴重者,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後之階級對立及犯罪問題。

近來執政團隊對於振興經濟,政策過於偏向大資本家,造成資源向已具社經優勢之群集中,M型化加劇,U型化逐漸形成,政府已失去應扮演的角色與功能。自古以來,階級對立問題是國家動盪及走向衰敗的開端,政府應趕緊找回中產階層,這也將是台灣未來的支柱。

(作者從事製造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