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這樣拆解!?

扁,在牢裡,被關在鐵柵裡面。

扁的總統任期快結束時,將「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大中至正」牌樓改為「自由廣場」,轉型正義的短線炒作政治工程喧騰一時。

「大中至正」用以歌頌有中正名號的蔣介石─他被與史達林、希特勒、毛澤東共同列名為世紀四大獨裁者與屠夫,同樣殺人無數。嵌入其名號的歌頌之詞,形同漢字中文常常只是虛浮空洞成語,與事實不盡相符。這是所謂的中華文化流於形式的某種面相,素為中國國民黨所喜。

以「自由廣場」取代「大中至正」,是改變也是拆解,但其實美化了蔣介石墳場。若非中國國民黨僵硬的、偏執的心態,據為其有,坐收民主化的餘利,全然無須費工夫。

而「中正紀念堂」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雖有去中正之意,但歌頌民主的想法更為強烈。扁欲以「民主」取代「中正」,彰顯台灣民主化的短暫歷史。但換湯不換藥,只是表面張力。

其實,民主若在進行中,不是用「紀念」以對。「紀念」是對逝去的人、事、物的憑弔。民主已死,才會紀念。扁的「台灣民主紀念館」,似乎弄假成真了。

扁的蔣介石墳場拆解政治工程,在馬上台,中國國民黨復辟之後,就面臨了新的拆解。儘管馬一再說那並非優先事項,也著由教育部以論壇方式徵詢專家、學者意見,並未獲再拆解恢復共識。但,就像馬言馬語馬作為之言行不一,硬是用了治安力量保護,摸黑拆了「台灣民主紀念館」,又改置「中正紀念堂」。

保留「自由廣場」。拆,還是不拆?如果不拆,蔣介石豈不成了自由廣場的守護之鬼。前人扁種樹,後人馬乘涼,這就是台灣民主化運動一路走來的功用?

馬,在牢外,被關在鐵柵外邊。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