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交「羞」兵

馬英九出訪作秀,名為睦誼,卻落到耍太保,與友邦公開吵架的外交「羞」兵下場。外交魯莽到如此地步,令人嘆為觀止。

外交「羞」兵,癥結在依賴中國及省錢。依賴中國便矮化自己,放棄主權獨立國家的要件與權利;要省錢便失去外交上的重要籌碼。冷酷的事實是:如無經援,台灣與尼加拉瓜關係難以維持,馬英九也無著力點逼奧蒂嘉道歉。

依賴中國勢必危害台灣主權國家地位。台灣並不歸中國所有,李登輝的兩國論把雙方定位為「分裂國家」,雖與國際條約規定不符,但畢竟還主張台灣是「國家」。

馬英九以「一個中國,兩個地區,兩個政府」定位,處境比「分裂國家」還不如。他對內自命「中國」,碰上中國卻跪地求饒,別挖台灣外交牆腳,讓台灣保持二十三個邦交國,還自吹這是「活路外交」。

中國暫准馬英九所求,因為那合乎它併吞台灣的策略:全世界已有一百六十餘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依「一中」架構,馬英九的「中華民國」充其量只是中國的一個「區政府」,或「不合法政府」。

依中國的遊戲規則,台灣的邦交國仍被迫在兩個「中國政府」之間,選擇承認「中華民國」政府,而非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政府,對台灣建構主權獨立國家並沒有意義。

台灣需要的承認是台灣為主權獨立國家,與中國不相隸屬;要爭取國際承認,必須自己堅持主權獨立國家地位,而非中國的一個「區」。台灣必須依國際遊戲規則行事,而不能接受中國遊戲規則,自入絕境。

國際法有關「國家」的要件,台灣均已具備,能獲國際承認最好,一時未獲承認,對台灣主權國家地位並無損害。依賴中國維持的邦交,一旦中國收網,只有全盤皆輸。馬英九的盲目策略,連「死」與「活」都分不清,外交「羞」兵是必然後果。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