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的台灣論述?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就任後,提出國民黨要「先連結台灣才有中國」的歷史論述,在台灣政壇掀起新一波的國家認同辯論,提前牽動二○○八年大選的路線之爭。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質疑,馬英九提出台灣論述,顯示國民黨仍未走完本土化,也是國民黨長期將台灣本土污名化的心虛表現,他並質問馬英九,在台灣,頭頂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認同台灣有這麼困難嗎?」

國民黨在二○○○年失去政權,二○○四年連宋聯手,猶未能奪回江山,究其敗選的原因,似乎不在人才或政策不如民進黨,而是泛藍陣營背離台灣主流民意,不願認同台灣,才招致民意的淘汰。馬英九出任國民黨主席,不僅成為泛藍陣營的共主,更是藍營參選二○○八年大選的不二人選,因此他汲汲於建立國民黨的本土論述,顯然是在為他的參選鋪陳一條康莊大道。誠然,馬英九提出國民黨的台灣論述,確係出於政治權謀的考量,然則,回顧國民黨來台後的國家認同演變,從蔣介石時代的「反共抗俄、光復大陸」,蔣經國時代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李登輝主政時,才初見本土化路線的播種、萌芽,不幸到了連戰時代卻又出現一番逆轉,國民黨竟然走上「一個中國」的回頭路。因此,馬英九能夠提出國民黨的台灣論述,積極尋找史料,建立國民黨與台灣的歷史連結,一反連戰對斯土斯民的疏離,畢竟是可喜之事。

不過,從馬英九最近的相關談話看來,吾人不得不指出他的台灣論述,無論就歷史或現實而言,都是膚淺而浮面的表述,完全缺乏深刻的意義與豐富的內涵。馬英九提到國民黨與台灣的連結,特別舉證孫中山推動革命時曾來台募款,並因此贈送二瓶威士忌洋酒以感謝台灣耆老的慷慨解囊,遂自謂此為國民黨與台灣所發生的歷史淵源。換言之,依馬英九的說法,國民黨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跟台灣有所連結了。然而,孫中山推動革命時,台灣是日本的殖民地,豈可因為孫氏來台募過款,便強詞奪理台灣與中國有深厚的連結。若此說成立,則孫中山在海外到處募款、活動,包括在夏威夷成立興中會,到美日歐等各國奔走革命,更曾在倫敦遭到清廷扣押綁架,是否也可宣稱國民黨與這些國家、地區有所連結?是否也該建立國民黨的夏威夷論述、倫敦論述?

歷史論述本身是一種真相的追尋與重建,是什麼就說什麼,不能造假,亦無須穿鑿附會,才是正確的歷史論述作法。國民黨政權在二次大戰後對台灣進行軍事佔領之前,與台灣根本毫無連結,這是鐵的事實;既無歷史連結,則藉由孫中山來台募款贈送洋酒的稗官野史,強求雙方的交集,恐怕只會徒勞無功。其實,對今天的國民黨而言,重拾執政權的方法,並不在於編造國民黨與台灣的歷史連結,有淵源也罷,無連結也好,重要的是當下是否認同台灣,有無台灣心。易言之,只有馬英九領導國民黨走上本土化的路線,遠離中國,丟掉一中的迷思與包袱,才能獲得台灣人民的支持;如果只是企圖以虛假的台灣論述來為親中路線包裝,骨子裡仍拋不開濃厚的中國思維與意識形態,則國民黨的前途恐將黯淡無光。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