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想起松田康博

◎ 呂一銘

陳菊前腳剛回來,吳伯雄後腳卻已到北京。而綠營在媒體所掀起「該否赴中」的爭議,不僅讓藍營大樂,連老共亦樂得「黃鶴樓看翻船」。

面對「吳胡會」接踵登場,又有新的謀台密商(已傳出要將ECFA強渡關山),並為未來的「馬胡會」鋪路,無怪馬英九出訪前,還消遣民進黨:「希望能有更高層級的人士前往」。顯然藍營已老神在在。

以國共近年來的「合作」速度之快,台灣不僅門戶大開,且馬英九陸續發表「外交休兵、國防守勢」等言論,為達成其所謂兩岸和平協議,更強調「四年內不會發生戰爭」,台灣國安、國防顯已成了「紙糊燈籠」,如同無敵國外患。然中國的國防預算則不斷大幅成長,戰訓始終未懈怠(包括攻台軍演)。就如近日北韓無預警核爆一樣,哪天一覺醒來,掛五星旗的解放軍出現台北街頭,恐非笑話矣!

日本研究兩岸問題的佼佼者之一、東京大學東洋研究所學者松田康博教授曾指陳:「台灣應該學會彎低身子,保留實力,不要去挑戰北京,而是等待中國內政出現很大變化,比如潛藏在大都會的貧富差距,或者發生政治體制的改變。」不僅會說流利中文,也會說簡單台語的松田康博這一席話,實與台諺「田螺含水過冬」意涵,若合符節。

今天兩岸的形勢已迥然不同,綠營若靠單打獨鬥,對內既非資源豐沛的國民黨對手,遑言北京矣。何況只要綠營內訌,必然引來紅、藍政媒見縫插針,反覆操弄,台派智者更應知所當為與不為!

現中南海改變策略,虛情假意向綠營示好,固是狼子野心,但民進黨仍應及早和台派社團協商,集思廣益,以研究周延可行的彈性中國對策,此應是綠營當前要務。千萬別越鬥越小,變成一盤散沙!(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