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陳菊訪中,賺到什麼?

高雄市長陳菊在「五一七」大遊行之後去中國訪問,這是一回事;在北京市長郭金龍大陣仗歡迎下,陳菊當面脫口說出「中央政府馬總統」云云,這是另一回事;兩事可以分而觀之,也可以合而觀之。無論如何,陳菊訪中像深水炸彈,爆破的是國內的兩黨及綠營,但完全沒有傷損中國一分一毫。

民進黨的市長來訪,而且在「中央電視台」上亮相,中共已經拿到了成果;這是「臣服」國民黨及馬英九之後,向人民展示「台獨」代表人物的「來歸」。「央視」派出在台被綠營嗆聲的柴璐貼身採訪陳菊,目的不在「新聞」而在「炫耀」。陳菊所謂的「主權」宣示言論以及直言「反對台灣在交流時過度傾中」的表達,「央視」隻字不提、全面消音,螢幕上只有市長的會面影像沒有任何對話的內容。至於有沒有用「台胞證」等等,更無關宏旨了。

陳菊訪中的「本身」對中國而言就自成意義;中共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真正的政治效應不在中國,而在台灣內部。

首先衝撞的當然是奉中共為「正朔」的「馬統」及「馬統們」,陳菊在言詞上把「馬區長」變回到「馬總統」,形同賞了「自我矮化」的「馬統」一記響亮的耳光。藍營酸溜溜的說陳是「割稻尾」,然而事實是陳菊敢,胡志強們不敢,胡說什麼「沒有公開場合講而已」;「公開不講」正是「公開消音」的另一版本。只要看WHO的官網已把台灣病例納入中國名下,「馬統」做的好事已報應在台灣人民身上!

值得觀察的是民進黨。陳菊訪中是不是讓民進黨步上「馬統黨」之後而面向中國?現在的情勢是,「馬統」丟掉「中華民國」迎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那麼,民進黨是不是會丟掉「台獨」接受「中華民國」?這是嚴肅而且非面對不可的課題。只要看「報告主任,我們買下了」的《中時》「社論」〈蔡英文做不到的,陳菊頂起來了〉,所以陳菊訪中國,是中國的大利多,以陳菊逼蔡英文,不逼才怪。《聯合報》的小社論及專欄,也以陳菊訪中為題,一是批陳菊雖擁抱「中華民國」卻未廢〈台獨黨綱〉,一是讚陳菊為民進黨「開路」。「聯合中國」兩報真是為中前驅,用心良苦。

把陳菊事件擺在「六四」二十周年的脈絡中,更觸目驚心。「二二八基金會」邀請王丹、阮銘、林保華等人座談,「二十年前」的中共真的與「二十年後」不同?事實是只有過之而無不及;呂秀蓮以「與時俱進」聲援陳菊,為識者所不值,恐怕是為自己舖路。問題是,用「主權」買「經濟」是一場空,捨「民主」、「人權」而不問,則必災及於身。(作者金恒煒,當代雜誌總編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