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關鍵在文化詮釋權

■鄭宇捷

隨著「台客搖滾演唱會」的大幅宣傳,和日前台灣小姐選舉電子新聞媒體的標題處理,「台客」一詞正式廣泛的引起大眾注意,浮上娛樂、政治、學術的平台,在跨領域、跨世代的領域裡,獲得熱烈討論。

台客一詞,在語詞上指涉台灣的文化、氣味,也像許多人所說的,純以一個地域為名,無關褒貶。但從歷史上看來,台客一詞始於所謂「光復後」的國民黨政府,以統治者的姿態掌握文化上的詮釋權力,對語言、藝術、民俗等,進行反客為主的打壓結果。

這類的傷痛,在多數民族混雜的移民國家統統存在,只要哪個族群拿到文化的詮釋權,就佔據優勢的主流地位。「台客」的稱號,在某些人耳朵裡聽起來就是很不舒服,感覺有貶意味道的原因就是如此。只要了解歷史緣由,就不難了解媒體在說許純美、5566很台的同時,並不是表示其時尚流行、讚美鼓勵的意思。

問題的關鍵在於:誰拿到了文化的詮釋權?

陳昇、伍佰的音樂、閃亮三姊妹的活力表演、豬頭皮的笑魁念歌,內涵上包括台文的優美、詼諧,豐富台灣味的電音、搖滾,在在顯示新世代的台灣人,已經從音樂、舞蹈的創作上,融入屬於台灣本土的鮮活生命力,並開始得到新世代台灣人廣大的認同與喜愛。

或許有些前輩憂心,「台客」本身就是在貶低台灣人,怎麼這些新新人類引以為傲?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台灣人以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性格特質發展成為藝術創作,並有足夠的自信形塑屬於自我在地的意識以及認同,這不就已經清清楚楚、真真實實的拿回屬於台灣人的文化詮釋權?

或許用一種歪讀的方式能夠讓被歧視許久的台灣人,以輕鬆、幽默的生活態度走出文化統治者的主從關係,重新站穩腳步,讓融合美、日、港、台的多元文化,形成一種具濃厚在地風情的台灣味。 (作者為哲學系畢業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