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抗爭 酷一點

◎ 陳喬夫

日前貴版讀者投書呼籲年輕人要站出來,的確,每次綠營舉辦的大型遊行活動,幾乎放眼望去多是中老年人居多,這群人頂著烈日手拿標語旗幟在凱道揮汗吶喊,諷刺的是幾百公尺外的西門町還是一如往常的大批年輕族群逛街購物看電影,凱道上的中老年人憂心國家的未來而站出來,但是和未來更有切身關係的年輕族群反而冷漠以對。

為何吸引不了年輕新血挺身而出,首先,台北市的三十歲以下年輕族群能夠使用台語聽說無礙的真的不多,這類場子總是以台語為主,不用他們習慣的語言,如何吸引?再者,抗議方式是否有時代感,讓年輕人覺得酷炫?年輕人的想法最直接,不是很酷就是很瞎,政治一直以來藍綠惡鬥,已經讓人覺得「瞎很大」,對尚未出社會的學生或是剛出社會不久、體驗社會現實不深的年輕人而言,政治離他們很遠,除了生硬嚴肅的政治論述,有沒有更生活化的行銷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既然媒體生態不盡公平,更應該思考傳統媒體之外的方式,凡事訴諸弱勢角色,悲憤的抗議不公,這種愁眉苦臉的悲劇形象很難擄獲年輕人的目光,需要用更「屌」的方式吸睛。(作者為業務代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