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ECFA兩份民調 證明陸委會騙肖

◎ 謝又新

最近看到陸委會和TVBS兩份民調,都是針對ECFA問題問民眾意見。民意調查本是很科學工具,卻每每被政客因各取所需,玩弄於股掌之中,把科學數字政治化,令人痛心!

先說T台民調,有八成七民眾認為政府應向人民說清楚什麼是ECFA,有七成一民眾不知ECFA是什麼,有四成八認為要公投決定。

再看陸委會民調,有八成民眾贊成政府繼續推動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並簽署協議,有六成民眾認為兩岸簽訂ECFA後,有助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訂FTA等相關協定。而超過半數的民眾認為ECFA是處理經濟問題,不會矮化台灣主權。

這兩份民調只能說「雞同鴨講」!民調是憑感覺、非理性短暫時間讓受訪者,快速回答設定主事者想要數字。T台針對一般普羅大眾問很直接、簡單明瞭選項;陸委會卻因政治立場,為自己解圍設計一些似是而非問題。

如果T台民調民眾近九成不清楚ECFA,套用在陸委會民調,則真的很不合邏輯。這兩份民調是T台先做,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把這兩份民調題目合一問民眾,而不是閉門造車「做我想要的民調」!

況且,中國政府上週已明白表示,台灣要和其他國家簽FTA「必須經過中國的同意」,這沒有矮化台灣主權嗎?(作者民調資歷十六年,曾任執行督導)

高雄戳破中國評比

◎ 張傑皓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日前發表「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將台灣國內數個都市如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等亦納入「中國城市」中評比,雖為其一貫政治宣傳伎倆,但除高雄市政府堅定回應「高雄市不是中國的一個城市,台灣並非中國的一省」外,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似已默認這種「台灣是中國的」謬論。

該評比大致可分為客觀與主觀指標,所採用七十餘個「客觀指標」中,如GDP、就業人口數、金融機構存款餘額、建成區面積、全年用電量、總供水量、總人口、歲入預算、學生數、電話用戶數等數十個非以「人均比例」而以「絕對規模」做為依據,顯見「大就是一切」,中國鐵定可囊括不錯的分數與排名。對於不同規模城市與國家,公平性、信用與效度也不禁令人存疑!更別說這些指標是有多「客觀」了!

「客觀」指標如此不堪,以所謂「民意調查」等方式統計出相關數據的「主觀指標」,更不足論矣!(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