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中即將「詳細討論」台灣議題/小英如何面對夏日風暴

◎ 雲程

今年G20會議,歐胡會談雖輕描淡寫草草結束,但根據《台北時報》,雙方已敲定夏天將在華盛頓舉行一連三天的「戰略與經濟會議」,會中要「詳細討論」台灣議題。

美中會談並非新鮮事,但三天「詳細討論」台灣就有玄機了。考量時勢的混沌,識者不禁憂心:是否正在醞釀一個巨大轉變?這轉變會對台灣有利嗎?台灣的民主與人權還能持續嗎?

台灣人的憂心並非毫無根據。回顧布希後期到歐巴馬,從總統、外交、國防部門,甚至AIT,美國無視馬英九急速傾中(或稱對中和緩)有顛覆東亞秩序風險,且按捺不住給予掌聲;相較過去李扁兩人執政契合TRA民主與人權政策目標,並在實質上守住美日聯盟的保台基線,但美國卻仍因兩國論與公投等「偶發但無效的驚奇演出」而質言否定。如此明顯差別待遇,實在不可思議。

二○○九年是TRA的三十週年,三十年前是美國承認PRC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一九七九年;若再以三十年為尺度往前看,居然是PRC建政+ROC獲准流亡台灣的一九四九年。一九四九、一九七九以及二○○九是美中(包括ROC)長期對話的轉折,也是台灣「在地位未定前又被攪入中國問題」的外顯。三十年的「政策節奏感」是巧合還是有影?今年「正巧」又是前後兩個三十年的交替…。

在這重要的關鍵,民進黨出現一位學經歷兼備的黨主席,原可謂萬幸—可寄望她運用國際事務專長,關照黨內、島內、海峽、東亞、世界等多面向要素,重塑過去封閉的單一論述、還能將台灣派從直覺抗議的草莽層次提升至政策主導的管理層級。

洩氣的是,這幾個月來的經驗顯示:她在變局中仍因循舊章,對釐清台灣地位的重要訴訟「林志昇等告美國政府案」毫不在意(但承審法官在判決書中透露若非受「政治問題原則」左右,若非基於三權分立的「司法自制」,其實是可以得出答案的,他們只是在「不得已之下」駁回。判決書漢譯全文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article?mid=11799&prev=11800&next=11796);這樣的黨,會喪失論述的領導地位。她也未與日本站在一起,對朝鮮試射火箭展現同理心;這樣的黨,難以結交國際友人。對於ECFA的議題,她未參考美日等國的利益做為論證依據;這樣的黨,會讓台灣面對巨大的中國時單打獨鬥…。

好的掌舵人應能透視障眼迷霧,特別是警覺前述三十年一輪世局的可能巨變,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落入對嗆陷阱。在夏天來臨前的關鍵時刻,以此文寄望民進黨與主席。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完整論述請見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 )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