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小英,聽台南人說話!

◎ 陳淑慧

蔡主席您說民調,請問民調是如何做的?是分區嗎?我的親友裡,有一個家庭接到二通民調電話,也有家庭完全沒接到民調電話,請問民調公平嗎?您說李委員爆發性強、地方基層支持度高,宣布誰出線的前一晚您南下實地探查,請問是地方上安排好的探查,還是無預警的探查?您的決定造成台南縣民主支持者的不安與惶恐;選舉不是口號喊喊,這一塊(台南縣)如果輸了,不是主席下台可以負責的。

我是葉宜津的支持者,葉委員從不強求,一切尊重黨中央,鄉民問起,她總是「以黨為主」。您看到哪位中央立委在基層跑得這麼勤?公祭場不論下雨、颱風天,不論時間多早,只要她沒開會一定親自到,主席您是不是要給葉委員和她的支持者一句道歉?(作者住台南縣六甲鄉林鳳營)

再做一次民調

◎ 清淨心

我是台南縣農工家庭長大的小孩,從小幫父母做過各種農工勞務,接觸過最基層勞動人民的心聲;目前是務實主義的學者,感覺得到蔡英文主席想務實實踐台灣意識於民主政治,標榜「本土」、「清廉」、「理想性」幾個重點。台南縣長提名雖然民進黨對外說明與阿扁無關,但熟悉政治遊戲規則的人都知道絕對和阿扁有關,最後民進黨捨棄自己選用民主政治的民調遊戲規則,改用幾人小組決定的「世代交替」理由對外發佈,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這是學者從政的盲點,無法掌握真實社會脈動和人性。

選舉的目標就是要勝選,台南縣長提名就是要團結對外。明知分裂一定輸,如何整合才是選贏的重點。整合一定需要彼此退讓才能達成團結共識,若無法掌握問題核心,現在民進黨下鄉座談再多次都將是空談白努力。

因此個人誠心建議:再做一次溝通共識後的民調(是否加黨員投票可討論),應是依民主法治化解異議的最有可能方式。李俊毅、葉宜津都表示過只要黨能團結,願意接受黨的決定;陳唐山更不是問題,他對自己民調很有信心。只是中間需克服障礙有三:一是黨需承認自己過程某方面執行不周全,為達團結力量,而做第三次民調(知不足能改乃是勇者,更能得到人民認同);二是民調內容需競選者與黨詳細溝通達到共識,可以附加團結條款(例如民調輸的絕不堅持參選且願意盡力輔選)和四年任期培養世代交替接棒條款;三是真實面對「阿扁情結」和處理藍營媒體操作,共識是「阿扁貪污與否依司法辦理;政治偵查與侵犯人權部分絕對聲援」。(作者為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筆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