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建立區域聯防之急重症醫療系統

■簡立建、李昆澤

台北發生了一位嚴重腦部外傷需要緊急手術之受虐女童,因為協調問題而被轉至一百公里外的醫院的事件,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心。

但深入事情層面來看,根據長久對高高屏澎區域急重症醫療的觀察,為避免未來有類似事件發生,我們覺得有幾個重點值得相關部門及社會大眾多加思考。

急重症醫療本就是一件十分耗費資源的艱鉅工作。因為急重症和災難一樣,除了每週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全年無休的警戒需求外,往往在夜間或是假日會有更多的工作量。而高品質的急重症醫療,不僅需要責任救護醫院群形成堅強之網絡,更須以「病患為中心」的觀念延伸至到院前消防單位之緊急救護,持續到急診單位後續之加護照護單位,甚至如心臟內外科或是腦神經外科各次專科之後方人力物力資源而形成嚴密的脈絡。如此完整之系統化建制,才有可能周全地維護各類急重症病患之安全與最佳照護。

基本上,資訊整合與新興的通訊技術是有助於創傷與急重症醫療系統的建立。一個進步的創傷緊急救護系統運作的概念,是在最早之時間點就將急重症之病患照護需求資訊傳遞出去,一一九緊急救護員在救護現場或車上均可得到全時之線上醫療指導,病患可直接送到適合的醫院,不會一再轉院;而一個地區整合出某些特定醫院,專門來處置照護重症病患,也可節省醫療資源;醫院中的醫護人員也在病患抵達時已有充分的準備,對病患照護的品質必然有長足的提升。但是到院前無法介入檢傷分流,責任醫院急診無法聯防,缺乏後方加護病房與次專科支援,僅僅有資訊整合中心之系統,便可能一再面臨這樣的窘境。

於是,針對問題我們提出四點建議:

一、專責單位在衛生局,須拿出實事求是精神,建立急重症轉診通報制度。所有轉診的病患須造冊列管。

二、建立醫院聯防網絡,建立檢傷分類制度,也就是將責任醫院依其能力與專長分級分類,緊急救護員可以將病患送到合適之醫院;排定輪值制度,具備足夠能力之急救責任醫院輪流值班擔任社會急重症醫療的最後一道防線。

三、掌握醫院生存命脈的健保機關不能有置身事外的觀念,總額給付制度設計上就是對急重症醫療補助不足,應取消急重症浮動點值制,發揮「救急不救窮」的觀點,主動積極掌控區域內急重症之醫療品質,才是健保真義。

四、徒法不足以自行,不論上述何者機關,均應有大刀闊斧之精神,面對實際問題,建立良善制度,真誠改革,以求長遠之效。

(作者簡立建╱高雄榮民總醫院急診部醫師;李昆澤╱第六屆立委當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