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缺一口水,不是缺口水

在台灣,什麼事都能與政治掛鉤,更何況水患這麼好作秀的題材,政客不借題發揮才怪。於是,政客們先罵先贏,地方父母官罵中央,院長罵部會首長,部會首長罵部屬,最後總統又跳出來把院長、部長、署長全部臭罵一通。如此連珠砲一路罵下來,最近的行政效率一定大好,但下次水患再來,桃園會不會再度停水,恐怕誰也不敢保證。

解決水患問題,應該依靠專業與技術,而非政治的口水。每次降下大雨,石門水庫原水濁度即飆高,結果水庫空有滿滿的水量,卻無法供應民眾用水,難怪民眾氣憤難消。

然而,人民頗多怨言是一回事,但如何解決問題卻必須冷靜理性與專業。將一干高官「殺頭」,當然可以大快人心,政治的後遺症最小,有時甚至會產生政治附加價值。尤其,相較於提出專業的解決方案,摘下官員的烏紗帽、要官員負責下台,自然容易多了。不過,這種不問專業問政治,甚至惟黨派立場是問的作法,何嘗不是一種政治口水的大水患?

民眾缺「一口水」,不是缺政客的「口水」。桃園缺水問題,牽涉甚廣,現在檢討責任歸屬,於事無補,應該趕緊找來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短中長期解決方案,政府據以擬定工程預算,再經立法機關審查,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還是因循老套,想用口水治水,桃園人恐怕還必須過用礦泉水替小孩洗澡的日子。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