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飛彈陰影下馬仍向中國投懷送抱

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近日來台拜會朝野領袖,他與媒體溝通時對中國武力威脅台灣表示關切,並強調不論有多少枚飛彈正在瞄準台灣,都是威脅,應該要撤除。馬政府或許以為,薄瑞光所傳達的訊息,有些符合自己的施政方向,但馬政府在中國的飛彈陰影下,仍向中國投懷送抱,僅此一事便足以看出馬政府對中國一頭熱,美國方面卻一直保持清醒的頭腦。

中國對台灣耀武揚威,已經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台灣二千三百萬人,不分藍、綠,不分族群,毫無例外地每一天都在中國飛彈的陰影之下過活。然而,滿嘴「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馬政府,除了迎合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妄想以外交休兵換來中國施捨國際空間,甚至靠中國幫忙台灣拚經濟,從來不積極設法讓台灣脫離中國的飛彈陰影。或許,對馬總統以降的馬政府官員而言,一千多枚瞄準台灣的飛彈,就像武夷山一樣立在對岸,它們是悅目的景觀而不是恐怖的威脅。

為什麼薄瑞光敢要求中國撤除飛彈,馬政府卻不在意中國的飛彈陰影?道理很簡單,因為馬政府處處有所求於中國,中國這個施主當然不能得罪。他們靠中國、倚賴中國的心態極為濃厚,根本不敢進行忤逆中國的思考。試想,馬總統指望每天三千名中國觀光客來台拚經濟,巴結中國巴結了九個月,好不容易才來了一個一千多人的安利團炒炒消費新聞;而馬總統寄予更大期待的ECFA,至今還沒有聽到北京領導人的發落,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敢正式要求中國消除飛彈陰影?

話說回來,台灣人民也千萬不要做此幻想。大家且看,所謂的國共論壇、兩會協商舉辦過多少次了,國民黨、馬政府哪曾正式提出過撤飛彈的議題?馬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宛如一個人患了嚴重的毒癮,永遠離不開中國這隻毒蟲。從三通直航、中國觀光客、兩次江陳會六項協議、兩岸金融合作,以至放寬中資在台經營型態等,顯然是有計畫地把台灣經濟一步一步鎖進中國,一旦台灣的生存命脈落到中國手裡,終極統一的目標近在眼前,到時候也無所謂撤飛彈的問題了,因為那是中央政府的國防計畫。

馬政府以經貿鬆綁為名,把台灣推向中國的火坑,理所當然會獲得某些企業的響應。一如ECFA,馬政府把那些企業基於自利的支持,當作迴避民意、拒絕公投的擋箭牌。實則,在兩岸經貿的面向,那些企業的利益與全民的利益互相矛盾。企業到中國尋求成本極小化、利潤極大化,其後遺症是犧牲了台灣的就業機會,讓全民付出失業率升高、實質薪資降低,甚至下一代的營養午餐費都負擔不了的代價,而經此過程台灣的所得分配則快速惡化,形成全民無法共享經濟成長的M型社會。

中國方面常稱,飛彈瞄準台灣是為了「防獨」,實際上此舉另有「促統」的深意。這一點,馬總統應該不難體會,也正因其符合終極統一目標,所以對於飛彈陰影,馬總統的感受與民意不同,也與美國方面的感受不同。這種差異頗能幫助大家了解,聲稱不統、不獨、不武的馬總統為何要一意孤行,把台灣經濟鎖進中國,並讓中資逐漸滲透台灣,而明知中國武力威脅持續增強,仍對防禦軍購能拖就拖、國軍人數能減則減。所以,台灣人民一定要放亮眼睛,千萬不能被類似安利團那些國共的迷魂藥給騙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