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失業潮禍延後代 馬政府還不覺醒嗎?

教育部日前公布,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全國國中小有超過六十二萬人次學生無力繳交代辦費及營養午餐費,比上學年暴增十八萬人次,其中交不出營養午餐費的國中小學生高達四十二萬六千人次,比上學年暴增十萬三千多人次。而原來編列的九十六億餘元「就學安定計畫」,朝野協商之後決定再加碼四十五億元。連國中小學生的就學、午餐都出問題了,當前國內的經濟情勢之惡化程度可想而知。

台灣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一度以「台灣錢淹腳目」聞名國際。然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台灣經濟就螺旋狀沉淪,禁不起全球金融海嘯一擊。面對台灣經濟慘狀,陷入生活困境的民眾怨聲載道,馬政府總是把六三三跳票歸咎全球金融海嘯,以推卸自己應負的責任。但是,大家不免要問:沒有全球金融海嘯,台灣就能六三三嗎?同樣受到金融海嘯侵襲,為什麼台灣的災情特別重?為什麼台灣人民特別苦,還苦到下一代?

其實,問題就出在馬政府的大幅鬆綁中國投資政策,導致台灣的產業、資金加速西移。台灣的企業到中國製造工作機會,相對的台灣的工作機會就會減少,失業率早已衝破五%未來甚至更高乃是遲早的事。去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加重,經濟體質本已耗弱的台灣更加不堪一擊,企業減少工時、降低工資、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層出不窮。結果,現在各類新聞,天天充斥失業家庭生活無著的報導,中小學生的就學、午餐都成問題,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

可以說,全球金融海嘯的來臨,把台灣的經濟病根徹底暴露出來了。政府為企業西移大開方便之門,念茲在茲的無不是三通直航、中國觀光客來台、兩岸金融合作、兩岸經貿協議等,對投資台灣、創造實質工作機會則漠不關心。問題是,台灣經濟一步一步鎖進中國,或許有部份企業得到利益,但多數勞工卻受到損害,最直接的衝擊便是工作機會減少了,薪資所得也不增反減,近年來國內的貧富差距擴大,顯然與此不無關係。而勞工的所得減少不僅政府稅收隨之萎縮,消費能力降低也不利於維持台灣的內需市場,發再多的消費券也無濟於事,至於債留子孫尤非負責之舉。

在這種情況下,馬政府再與中國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只會造成雪上加霜,台灣就此倒地不起。此類協議一簽,不要說台灣的主權不保,中國的廉價品、廉價勞工蜂擁來台,台灣勞工的工作機會和薪資所得必定會進一步滑落。而父母失業或所得降低,也必定會導致更多的中小學生交不出營養午餐費,乃至中途輟學,至於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將成為悲劇性的宿命。長此以往,因為經濟鎖進中國而邊緣化,台灣現有的國民所得會被拉到與中國一樣低,屆時台灣人民只能永遠過苦日子了。

溫家寶昨天表示:我們要繼續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與此同時,溫家寶也沒有忘記強調,對台灣的終極意圖是「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究其實際,中國和馬政府密謀的兩岸經貿協議,以及他們自認為是「惠台措施」的東西,根本不利於台灣追求正常國家的永續發展。那些所謂的「惠台措施」,只不過是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台灣不知不覺地安樂死,等到台灣的主權完全融入中國,台灣的經濟遭中國控制,台灣的國民所得也跟中國一樣低時,台灣「被統」的日子就近了。那時候,不要說營養午餐,台灣人民恐怕只能等著吃大鍋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