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真正的職棒毒瘤

■王唯豪

簽賭案再度重創台灣職棒形象,但是我覺得台灣的電子媒體才是真正的職棒毒瘤,極盡無中生有之能事,罔顧新聞道德以及球員感受,為追求收視率不擇手段,而且為了逃避錯誤報導的責任,還發展出兩套招數:

一、問號神功:「A球隊集體接受性招待?」、「簽賭案,六隊都涉入?」。無論標題多麼勁爆、多麼聳動,只要加個問號護體,也不用管有沒有證據,都可以躍上電視螢幕。就算日後被證實報導有誤,電視台也有了推託之詞。

二、據傳大法:「據傳X隊總教練也涉案」、「據傳Y球團將退出職棒圈」。據傳大法一施展開來,不但總教頭可以變賭徒,媒體還可以直接幫球團宣佈退出職棒,也省下了求證的工夫。

新聞報導應公正,不偏頗、不誇大、不做假。但我們的媒體卻是話題越麻辣越好、標題越聳動越好、內容越誇張越好。不知自律,只吵著要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卻不思考在他們的自由之下有多少被報導者無辜受害,難怪台灣媒體會被喻為社會亂源。

(作者為高中學生,La new 熊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