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為台灣拚外交何必分朝野?

陳水扁總統九月中旬將前往中美洲友邦進行國是訪問,並決定邀請馬英九、蘇貞昌、宋楚瑜、蘇進強四大主要政黨領袖同行,參加在尼加拉瓜舉辦的中華民國與中美洲元首高峰會,以凝聚朝野共識共同「拚外交」,力抗中國對台灣鋪天蓋地的外交打壓。

對於此一邀訪,泛綠陣營紛紛表示樂觀其成,泛藍陣營則顯得興趣缺。馬英九表示工作繁忙,不克參加,親民黨發言人謝公秉則反批,拚外交固然重要,但眼前兩岸、經濟和內政問題千頭萬緒,如何解決更是迫切,總統應該優先關心的是人民生存問題。台聯主席蘇進強指出,陳總統有意邀請在野黨主席一起出國拚外交,他表示肯定,也願意共襄盛舉。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表示,陳總統為全民拚外交相當辛苦,邀政黨領袖一起去,可讓友邦看到台灣民主成果,以及國人團結形象,這是很好的事,大家應該一起參加,在國內縱使意見不同,出國腳步應該一致。他並向馬英九喊話,「公務忙是一定的,但出國拚外交也是一定要的」。

總統邀請朝野政黨領袖出國拚外交,實質效果如何有待評估,卻是國際外交史上的一種創舉,也是台灣試圖突破中國外交封鎖打壓的一種嘗試,因此,對於在野領袖的推拖之辭,以及制式的「反扁」回應方式,不免令人深感遺憾。我們呼籲在野黨領袖應該接受陳總統的邀約,暫時放下政黨之爭,共同出國為台灣打拚。尤其,九月時國民黨新任黨主席馬英九已經上任,若能欣然接受阿扁總統邀請,過去勢同水火不能相容的民進黨與國民黨領導人一起出訪,必可營造朝野和解的新局面,徹底擺脫連戰時期「逢扁必反」的誤國路線,不僅一新國人耳目,為台灣政治和諧帶來一線曙光,更可展現出朝野同心對抗中國的堅定意志。

平心而論,基於促進國家利益的立場,在野黨領袖實在不宜拒絕阿扁總統的出訪邀請。今年三月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授權中國軍方一旦台灣不願屈從它的併吞意圖,便可對台灣使用「非和平方式」,如此明目張瞻的野蠻行徑,連宋等泛藍領袖不但不願參加全民反反分裂法的遊行示威,反而接受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邀請訪問中國,掀起一股向中國朝貢的狂熱,貽害台灣不淺。試問,泛藍領袖既可與過去不共戴天之仇的中國「相逢一笑泯恩仇」,何以堅拒與民選總統一起出訪,不肯暫時放下選舉恩怨,共同為台灣打拚?

在民主國家,政黨之間容或在內政議題上出現激烈對立與歧見,但是國防、外交等對外事務,便應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不分彼此,一致對外,方為政黨政治常態。更何況馬英九以改革者自居,勢須跳脫過去「藍綠惡鬥」的框框,直接傾聽基層民眾的心聲。政黨輪替五年多以來,以連宋扁恩怨為主軸的政黨惡鬥劇碼一再上演,人民深感厭倦;如今隨著宋楚瑜影響力日漸式微,連戰下台在即,馬英九接任黨主席之後,若是願意敞開心胸,接受阿扁總統的邀請一起出訪,將是結束這齣歹戲拖棚的政黨惡鬥連續劇、打開政治對立僵局、終結人民夢魘的契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