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貶值救經濟? 小心!

◎ 林建甫

財政部將於今日(二月九日)公布出口數字,大家都不看好。新台幣上星期五已在收盤前演出逆轉行情,由升值○.四分轉為貶值四.五分。近日,國內諤諤之士倡議將新台幣大幅貶值到四十元對一美元,也有財經立委主張將目前新台幣再貶值二十%。此兩者價位,基本類似。

我們了解這是金融海嘯下,企業界失去訂單,造成去年十二月出口衰退四十二%,元月外銷出口只有十八個工作天,衰退幅度可能更大,憂心國事者,自然產生的貶值救經濟的建言。

的確,貶值是可以增加價格競爭力,尤其是我國比起競爭對手韓國,幾個月來,我們的貶值幅度,遠遠不如他們,要奪回市場,這是一招。但新台幣大幅貶值是一險棋,我們需要更多的思考與執行方法的選擇。

首先,貶值馬上將造成進口產品、原物料的價格上升。生產成本的增加,國幣購買力的下降,對於整體國民經濟福祉都是一大打擊。

其次,貶值如何讓廠商獲利,需要配套。縱然台製產品較具有價格競爭力,但歐美此時在金融海嘯肆虐下,是否有能力進口?廠商訂單能否增加?過去也常見歐美進口商,一算我產品以外幣計價的成本下降,馬上要求我方價格下降加以配合。因此廠商是否能獲利,不能不考慮時空因素及議價能力。

最後,要貶值,最怕的是預期下形成的套利。有心人士可以先以台幣換匯,利用炒作,大賺匯差,形成央行的外匯存底損失。所以貶值的政策,央行是「只能做,不能說」。而且當新台幣真的貶值之後,台灣的人民,當然不願意看到國幣長久的不值錢,未來總是希望升值。可是台幣一旦在該弱價位,變成共識的均衡,就很難升回來。若強力拉抬造成回升時,因投機熱錢(美金)可以源源不斷地湧入,來賺取匯差,到時央行所要付出的成本將永無止境。

匯率政策是一刀兩刃,刀刃又鋒利無比。操作得好,攻無不克,勇奪市場;操作不好,弄傷自己,更是麻煩。若要救出口的貶值,一方面要尊重市場供需,順水推舟,讓每天看起來都是均衡的價位;另一方面要一步到位,讓投機客無法隨風起舞。匯率價位如何拿捏,進行操作,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作者為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台大經濟系教授,http://www.tcf.tw/)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