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們要實質工作機會不要粉飾太平的數字

今年漫長的春節假期,許多人因失去工作而忐忑不安,春節過後的開工日,立刻湧現罕見的求職潮、申請失業給付潮,這些景象正好是去年十二月失業率高達五.○三%的寫照。根據全球景氣未見復甦的趨勢,再加上政府救失業方案並非治本之道,今年的失業率不無可能在第一季便突破六%。借用勞委會主委的話說:過去一年很辛苦,今年一定會更辛苦。

為因應春節後新一波的失業潮,行政院決定今年投入三千三百億元預算,確保至少創造十五萬個工作機會,以求失業率控制在四.五%以內。不過,在我們看來,行政院所提的方案,大部分屬於短期就業性質,並不是實質的工作機會。換言之,那些短期就業機會,是由政府拿錢創造出來的工作,並不是屬於長期性的、生產性的實質工作。所以,那些短期就業方案的時間一到,原來的失業者還是要面對失業的命運。

很明顯,行政院倉卒推出的方案,主要用意只是「降低失業率的數字」,而不是「創造實質的工作機會」。問題是,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的失業問題,可以透過「降低失業率的數字」來解決,那只是把政府統計做得好看一點的表面功夫。真正要解決失業問題的途徑,乃是刺激國內投資信心,讓業者願意在台灣投資,如此才能創造實質的工作機會,讓失業者重新回到職場,安居樂業。

我們曾經多次提醒政府:有投資才有工作,有工作才有所得,有所得才有消費,有所得才有稅收。意即,要解決目前的失業問題以及它所衍生的弊端,政府必須停止政策鬆綁,改善投資環境,推動投資台灣。唯有廠商在國內投資,創造實質的工作機會,勞工才有工作可做。而勞工有了工作之後,自然就會有收入,從而具有消費能力,不必仰賴消費券或政府救濟。同時,政府也才有足夠的稅收,從事進一步的經濟建設,讓台灣的經濟發展恢復正常的軌道。

反之,不斷為企業西移大開方便之門,鼓勵企業赴中國投資,為中國創造就業機會,剝奪台灣勞工的工作機會,正是造成今日失業率飆高的主因。這種政策導致的歇業潮與失業潮,也一定會讓台灣陷入投資不振、失業率上升、所得降低、消費保守、財政惡化的惡性循環。如果政府不從提振國內投資著手,只圖透過消費券、短期就業方案等措施粉飾太平,只要全球金融風暴持續下去,台灣絕對沒有招架的能力;且一旦全球金融風暴平息,台灣的經濟復甦仍將遙遙無期。

一年多來,全球金融海嘯肆虐,每個國家都自顧不暇,沒有餘力可以幫助他國。中國的經濟萌生危機徵兆,連一向報喜不報憂的北京政府也已承認。在這種情況下,所謂「台灣的經濟要靠中國」之說,更顯其荒誕不經。政府務必要看清現實,絕不可再幻想三通直航、觀光客來台、中資來台置產、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綜合性經濟合作機制、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等,否則,哪天中國經濟情勢不穩,飽受金融風暴之害的台灣,再蒙受中國經濟崩潰之害,危如累卵矣。

馬總統一再說要苦民所苦,也要求行政部門聞聲救苦。我們願意在此再次提醒:消費券、短期就業方案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真正的苦民所苦、聞聲救苦。此時此刻,若要苦民所苦、聞聲救苦,唯一有效的途徑,便是一方面由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建設,同時提出有效的誘因刺激國內投資信心,形成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雙管齊下的加乘效果,只要政府與業者都願意投資台灣,台灣的勞工不愁找無頭路,而且,這樣一來,不僅為國人創造了實質的工作機會,也將為台灣厚植「後金融海嘯時代」的競爭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