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自由開講》別讓「班班喝鮮乳」的德政變災難

◎吳政鴻

農業部與教育部日前合作推出「班班喝鮮乳」政策,嘉惠全國2,600多所國小,133.5萬名學童,每週將可免費喝2次國產鮮乳或保久乳。

教育部與農業部近日合推「班班有鮮乳」政策,提供全國各國小與附設幼兒園學童國產鮮乳。(中央社)教育部與農業部近日合推「班班有鮮乳」政策,提供全國各國小與附設幼兒園學童國產鮮乳。(中央社)

這美意本預計隨今年9月1日學校開學正式上路,但到目前為止各校學生仍未能喝到鮮乳。以臺北市為例,日前曾進行調查過學校要選擇喝鮮乳或保久乳,約九成學校選擇保久乳,只有一成學校選擇鮮乳。多數學校選擇保久乳的主要原因在於擔心鮮乳保冰與保鮮的問題,當乳品廠商將鮮乳送抵學校後,學校直接面對乳品配送到各班的問題,也因學校沒有冷藏相關設備,所以還得擔心學童能否在保鮮時間內喝下鮮乳。

若學童不慎喝下變質後的鮮乳,所衍生的風險將由學校自行承擔,這也造成學校幾乎都選擇保久乳而不考慮營養價值較高的鮮乳。

一個立意良善的政策真的不需在缺乏完整配套時急於實施。當學校缺乏冷藏相關設備時,為何不考慮先與學校周遭超市、便利商店或量販店合作,如同之前北市推動到超商換國中女性生理用品的模式,讓學童持兌換劵到有冷藏設備的商店換取乳品?近期又聽說因為多數學校選擇保久乳,需求數量太大導致供貨廠商無法及時供應,可能要用鮮乳代替。又,該案規劃針對乳糖不耐症的學童改提供含鈣豆漿,但這部分還未決標,所以含鈣豆漿也無法及時上路。種種問題都是因為政策急於上路,缺乏完整配套而致美意折損,實在可惜。

期待農業部與教育部能多聆聽基層學校的聲音,並尊重學校的選擇,並進一步去理解學校做出選擇的背後原因,這樣才能在推動各項政策時,更加貼近教育現場實際狀況,而不至於讓德政變成災難。

(作者為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LTNTALK@gmail.com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