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讓台灣黑熊回家吧!

◎ 布農族耆老

Bunun Matheinanaz(布農族耆老)在部落中,與外界接觸的方式就是電視。近日筆者接到多通來自部落耆老對於台灣黑熊關心的電話,他們說看到電視上的tutumaz,被關在小小的空間,似乎受到了冷落,心裡非常難過。

台灣黑熊與布農族的淵源頗深。早在數百年前,布農族居住於象徵台灣精神的玉山中,台灣黑熊即被布農族視為聖物,並以「Tutumaz」,也就是布農語的台灣黑熊,為台灣黑熊聚居地命名,現今漢名音譯為「托瑪斯」。布農族傳統文化觀念中,了解人和各樣的物,無論是動、植物、有生命、無生命之物,皆被土地及天供給生存的資源,並孕育延續著生命,因此,對於各樣存在於自然間之物,均給予高度的尊重,也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或生活上的便利而刻意侵擾動物原本的聚居地。

這次藉著貓熊引發的黑熊議題,更令族人難過。台灣黑熊被強抱下山,喪失原有的生存方式,如今還要受到在政治操作下更加明顯的不當對待。有些從部落來到台北的耆老,就是為了看一看台灣黑熊,當他們到了動物園,看到八隻大大小小的台灣黑熊,擠在小小的空間裡,流下了眼淚說:黑熊在山裡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不可以讓黑熊回到山中?

Tutumaz這個字的原意,其實就是孔武有力的大英雄。受過嚴正傳統教育的族人們,看到或談論黑熊時,都抱持著尊敬的態度。貓熊來台,網路上掀起一陣黑熊與貓熊的筆戰,其實貓熊之於中國,就等於台灣黑熊之於布農族,貓熊模樣可愛世界僅有,對於中國的意義自然不在話下,而台灣黑熊對於布農族的意義,正如前述,象徵著不可磨滅的傳統文化精神。布農族人對於台灣黑熊所持有的觀點,並非與貓熊喜愛者敵對,亦非對於貓熊的貶低,因為二者,對於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崇高的文化精神。

筆者受到部落耆老之託,嘗試向一些原住民籍立委表達政府對待台灣黑熊與貓熊間的差別待遇,希望他們能夠藉由自己的身分與影響力,為具有台灣本土象徵,且全世界僅台灣才有的台灣黑熊,爭取適當的生存方式,然而卻未獲重視,似乎事不關己。筆者以為,存在於耆老腦海中經由生活經驗所累積的智慧,高過一切學術研究和保育知識,tutumaz既然生於「Tutumaz」,就當讓tutumaz回到「Tutumaz」吧!

施安山,Takbanuaz(巒社群),花縣卓溪鄉耆老

黃順利,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牧師

林金土,Takibakha(卡社群), 投縣仁愛鄉耆老

伊斯坦大.阿里曼,Isbukun(郡社群),高縣那瑪夏鄉耆老

高集乾,Isbukun,高縣桃源鄉耆老

溫清枝,Isbukun,高縣那瑪夏鄉耆老

江東妹,Takivatan(丹社群),花縣卓溪鄉耆老,牧師

余明德,Isbukun,花縣萬榮鄉耆老,牧師

田榮順,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牧師

王阿秀,Takibakha,投縣信義鄉巫師後裔

Bali Soqluman,Takbanuaz,花縣萬榮鄉長老

Dian manqoqo,Takivatan,花縣萬榮鄉耆老

Gaisul Tanapima,Takbanuaz,投縣信義鄉耆老

Dian maioagan,Takibakha,東縣海端鄉耆老

Alan takis linian,Isbukun,投縣信義鄉耆老

Umah takivilainan,Isbukun,東縣海端鄉耆老

Lau istasipal,Takbanuaz,東縣海端鄉耆老

Uli tamapima,Takbanuaz,東縣海端鄉耆老

Qaisul istalsipal,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Uan tamapima,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Aliman akisvilainan,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Qaisul istalsipal,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Aliman tamapima,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Qaisul istalsipal,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Laun tamapima,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Nauzan naqaisulan,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Atul tamapima,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Qaisul sunavan,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Savi takisvilainan,Takbanuaz,花縣卓溪鄉耆老

Ibi takiludun,Isbukun,花縣卓溪鄉耆老

Istanda anu,Isbukun,高縣桃源鄉耆老

Qansaz takiunang,Takbanuaz,投縣信義鄉耆老

Alan takis linian,Isbukun,高縣那瑪夏鄉耆老

Bisazu takiludun,Isbukun,投縣信義鄉耆老

Subali takistahcilen,Isbukun,投縣信義鄉耆老

Laun alinsunan,Takitudu,花縣卓溪鄉耆老

Nequ soqluman,Takbanuaz,投縣信義鄉,巫師後裔,獵人

Ganli apim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獵人

Uli istand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巫師後裔

Dian istanda,Isbukun,花縣萬榮鄉,獵人

Nabas istanda,Isbukun,花縣萬榮鄉,夢占

Anu istanda,Isbukun,花縣萬榮鄉,獵人

neuin damapim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巫師後裔

Pima damapim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耆老,獵人

Hatu damapim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牧師

Laung damapima,Takivatan,花縣萬榮鄉,獵人

Abus istanda,Isbukun,東縣海端鄉,巫師後裔

(本文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台灣原住民族研究訪問學者Tamapima Lumaf(江冠榮)整理耆老口述撰寫,參加連署請至http://campaign.tw-npo.org/2009012123085300/index.php?serial=2009012123085300)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