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本公司可能會倒」

◎ 林義文

報載,勞委會發函給各工商團體與縣市政府,要求依「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就業機會」之精神,若同一性質工作,企業未優先徵詢本勞,便予以資遣,卻讓外勞繼續工作者,可處罰鍰並廢止其外勞聘僱許可。盲點出在何處?基層企業如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被迫在表面工夫著墨?

因為為民服務案件的協助,我親眼目睹有企業要遣散本勞,雖未因此增聘外勞,但本勞與外勞比,卻因本勞數減少而超過法定比例限制。為迎合政策程序,該公司不得不依規定寄發工作意願徵詢給(將予資遣的)本勞填寫,但卻附帶一張「工作意願徵詢之疑慮」的說明書。那張說明書上寫著「加班或輪班必須完全配合隨叫隨到」、「無法保證正常上班」、「不確保公司是否會裁員」、「公司沒有把握渡過這波不景氣、熬不過去也是關廠、先出去就可以先去找工作也可先去登記失業給付」等等。

工作徵詢意願書的說明,不著重於外勞工作性質和本勞有何差異、薪水如何給付,反倒費盡脣舌大談該公司是如何沒有前景、體質宛若風中殘燭般地脆弱,用台語形容,叫做「只欠一步跪」,目的就是「盡其所能防止本國勞工又真的回來上班」。

世界上恐怕沒有公司在詢問員工有無繼續留任的意願時,是以極度唱衰公司前途的方式來處理,偏偏台灣就有這種奇怪的工作意願徵詢制度。這是政策畸形下的產物,勞委會今天應該徹底檢討的是,「為何工廠目前仍用外勞不用本勞」,要全面且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方能有效達成勞資共榮的本意。用硬性規定扭曲市場機制,既造成廠商用人的困擾,對於本勞續任也毫無實質助益,坐冷暖空調辦公室的台北官員,不但沒有「聞聲救苦」,恐怕都已經閉上眼睛、摀住耳朵了!(作者為台南市議員助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