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水果外銷中國大家談〉從注射論到視覺行銷

■杜聖聰

日前中國片面宣布對於台灣十五項水果逕行採取「零關稅」,引起輿論諸多討論,並讓政府部門有苦難言。一言以蔽之,自胡錦濤全面掌握對台工作後,對台宣傳已從過去的「注射論」逐步轉為視覺行銷,吾人不可不察。

宣傳是中共攫取政權的主要利器,在槍桿子和筆桿子兩相運用下,讓中國的政治圖謀無往不利。基本上,過去中國採取的宣傳手法是一種注射論,也就是不管是否符合台灣民眾的需求,反正透過集中而反覆的原則,將大量的資訊灌注到台灣民眾的腦袋後,就希望能產生「洗腦」的效果。但隨著台灣社會民主化,接收資訊多元豐富,這種老式的注射論逐漸不管用。

在中國所謂「爭取台灣人民」的基調下,近來宣傳手法逐漸改變。特別是在視覺行銷的部分,做得尤其到位。例如過去中國強調「一國兩制、和平統一」、「以商圍政、以民逼官」,或是對台灣遞出所謂的「和平的橄欖枝」,這些作法多半訴諸於文字、公開講話,希望透過論述的方式取得其「師出有名」的正當性。可惜,這種文字論述在解讀中過於繁複、枯燥,以至於徒勞無功。

自從連戰、宋楚瑜等人前往中國訪問之後,中國對台施小惠的方式有了重大改變,特別在視覺行銷部分著力最深。例如中國宣稱要贈送台灣兩隻熊貓,或者是最近開放水果零關稅的作法,其中熊貓惹人愛憐的形象,顯然與中國對台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劍拔弩張大相逕庭。畢竟,反分裂法是文字,但熊貓肥嘟嘟、圓滾滾的視覺線條,顯得既討喜又直接許多。

至於中國對台宣布水果零關稅的作法,不管是芒果、鳳梨、蓮霧等,哪一個不是深受台灣民眾喜愛的水果?透過這種喜好所產生的「移情」效果,加上在媒體體恤農民、免除剝削的形象反覆播出,於是,民眾就誤以為水果銷往中國是農民唯一活路,且政府完全無所作為;不僅忘記了台灣原本已有外銷水果到中國的事實,更別提台灣水果銷往中國僅佔全年外銷量的百分之一。

近年來所發展出來的視覺行銷,是一種透過圖像與消費者直接互動的作為,其反應既簡單又快速,且容易嵌入行銷中「推」與「拉」的原理,將中國形象「拉」入,卻將台灣政府「推」出認同的形象圈。對於這種細膩的宣傳手法,台灣政府部門應該詳加體察,並尋思破解之道才是。(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