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牽馬到河邊奈何馬不喝水!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有一段妙喻,他說,「可以牽馬到河邊,但馬不一定會喝水」,藉以比喻降息並非萬靈丹,寬鬆貨幣政策還要靠擴張性財政政策做配合。這番「牽馬喝水」的生動形容,除了語多無奈,也反映了形勢比人強下的備受掣肘。重要特任官感觸若此,廣大台灣人民對國家前景信心的無力與渙散,何嘗不是這般?今年三月,七六五萬選民共同把馬牽到了河邊,但是馬不喝水就是不喝水,不要說馬上馳騁,馬上就好還成了馬上就倒!心情豈只是一個慘字了得。

跨年將屆,面對來年更嚴峻的政經挑戰,馬英九昨日四處暢談「新年新希望」,並把拚經濟、救失業列為未來優先施政目標。諸多隔襪搔癢的言語,不僅絲毫沒有摸到重點,更抓錯方向,顯示經過了半年多的摸索,直到今天,霸在河邊的馬仍然不知道要喝水,甚至是鐵齒的堅持不喝水。

為何說這個政府是匹不會喝水的馬?看看馬英九的年終自我總結。他說,「上任以來改善大陸關係及各種開放措施,主要也是為了擴大內需,因為大陸是台灣百分之四十的出口地」。台灣對中國的依存過度達高風險地步,這是長期累積早已既存的畸形現象,馬政府上任後未實施這些開放措施,情況也不會立即改善;同時,加強出口以擴大內需,應面向全球,鮮有國家會集中於單一對象者;尤其今年中國因國際衝擊出口大幅衰退,台灣因與之緊密連帶受創加倍,何來擴大內需?此種毫無因果、邏輯的笑話,竟出於國家掌舵者之口,鴻海郭台銘所謂「情況比想像還嚴重三倍」,在此完全適用。

這些「改善大陸關係的開放措施」中,兩岸大三通的實現,已經被中國列為該國的今年十大事件,並與神舟七號火箭的發射同列,結果此一「民進黨八年做不到,我做到了」的馬英九驕傲,卻發生中國政府拒絕發放台灣籍權宜輪運輸許可證與營運證之事,兩岸直航成了單向直航;尤其令人髮指的是,面對砂石業者的陳情求救,政府相關部會竟互踢皮球,甚至誤將中國「國內航線」才限制的「船齡老舊」當成推諉藉口,二度踐踏人民,天道寧論。

馬英九與劉兆玄昨日雙雙出席「愛台十二大建設的招商大會」信心喊話。吾人以為,藉增加公共投資以提振景氣要發揮效果,本國廠商積極參與並全面採用本國勞工,這是最基本的配套。由於因應無方,國內失業率不斷攀升,十一月份已破五十萬人,骨牌般的關廠潮正重創勞工安定,但是馬政府要將十二大建設同時開放給佔成本優勢的中資廠商政策,至今竟未見停歇,這種反其道而行的自我矛盾、自我排擠,是拚什麼經濟、救什麼失業?以如此做法,馬認為明年第二季、第三季以後景氣可以復甦,簡直是隔空畫餅,要人民望梅止渴,無怪乎相信「英九救我」後,自殺率急竄問題已經成為當前社工人員的頭號要務。

繼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二○○九年中國經濟將硬著陸後,中國媒體經濟時報亦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受到內外需求疲軟導致企業新增投資凍結,明年上半年中國失業率預計將升至十一%,這些警訊擺在眼前,國內政學輿論界不斷提醒馬政府注意慎行,不宜錯將中國當成唯一的解藥,以穩健執政、保護人民,然馬英九說不聽就不聽,就如牽到河邊的馬,不喝水就是不喝水。照這種情勢發展下去,台灣經濟要衝破難關能躲得過人仰馬翻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