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普設山區義倉

■阿明

每次颱風過後,常有山區受到土石流衝擊,交通中斷,居民三餐無以為繼,政府出動直升機空投糧食與搶救傷患,情景固然非常感人,但是有時候受到天候影響,也只能望空興嘆。難道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九二一期間,我跟著鄰居的卡車到南投賑災,在眉原地區看到居民聚集在教會前面,按照戶口名冊,每戶領取一大罐奶粉與一整條衛生紙。當地朋友告訴我,每次下大雨,眉原對外主要通路就中斷。等待救援,總是緩不濟急。所以他們部落平時就將糧食和日常用品儲存在教會的倉庫。一旦有需要,就打開倉庫公平分配。他們在平地工作的年輕人,也會暫時請假,緊急採購物資。翻山越嶺,一箱一箱背回來救助族人。

中國古代,在各地廣設義倉,萬一有事,立即開倉賑糧。沒有想到,台灣有些山地部落為了生存,也發展出相似的制度。

建議政府的社會福利主管部門,可以與教會合作,調查每個部落常住人數,並且估計維持一個人一個月糧食和日用品所需的費用,然後提撥經費,委託教會採購和儲存,一旦有需要,即可開倉公平分配。非原住民居住的山區,則可以委託當地的廟宇或派出所採購、儲存、管理和分配。

山區義倉的成立,每年開銷的經費有限,卻可以馬上解決災後當地的需求。山區居民也不用一再跋山涉水,冒著生命危險向外求救。政府在改善防洪措施之前,應先普遍設置義倉。

(作者從事教育工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