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學之碑

二○○八年秋冬之際,連續幾位詩人、小說家過世。巫永福(一九一三─二○○八)、林鍾隆(一九三○─二○○八)、拾虹(一九四五─二○○八),接著是葉石濤(一九二五─二○○八)。

葉石濤在醫院臥病超過半年,一直到告別人間。國立台灣文學館和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共同為他出版的《葉石濤全集》五百萬字廿冊的發表會,也是在醫院舉行,像是為他的八十四歲瞑目輕按的撫慰之手。

奉獻文學志業終其一生的葉石濤,經常說作家在台灣是天譴的行業。日治時期,他以日文開始文學之路。二戰後,具有浪漫情懷和社會意識的他,五○年代白色恐怖以「知匪不報」被治罪入獄三年,是國民黨中國統治下的政治受難者。

以工友、國小代課教師、國小教師的職業支撐生活的葉石濤,經歷了像是被流放在自己國度的人生,在嘉義義竹、台南仁德、宜蘭冬山、高雄橋頭的國民小學留下形跡。一直到一九九一年退休以後,在一九九五年獲成功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在成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授課。困厄的人生並沒有窒息他的文學生命,反而呈顯在他的文學形影,成為見證。

奠定葉石濤在台灣文學座標的一本書是:《台灣文學史綱》,這是在台灣以主體的立場描繪自己國度文學發展軌跡的一本重要書冊,調整了被扭曲在國民黨中國視野的文學史觀。以小說、評論、隨筆和文學史立言的他,堪稱台灣文學史的一盞明燈。

相對於政治、經濟,文化在台灣一直是邊緣性的。葉石濤,這個重要的名字,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也許並沒有那麼多人知道,相對於長期被灌輸的中國文學,台灣文學在自己的國度也是邊緣性的。生活在自己的國度卻缺乏自己國度的精神史觀,更是台灣的文化問題。

紀念一位重要的台灣作家,更應該省思台灣的文化重建課題。台灣要以文學之碑銘刻葉石濤生命的榮光,照亮歷史的幽暗。(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