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兩岸協議 開放開到頭殼歹去

◎ 吳釗燮

整體觀之,二次江陳會簽訂四項協議對台灣的最大危機,是馬政府未進行國家安全與經濟影響的評估作業。

以兩岸空運協議來看,去年由台赴中之人數高達四百六十萬人次,而由中赴台僅三十二萬人次,高到不成比例的台灣人到中國消費必然對於台灣消費性產業發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由於更便捷的航空客運加速人流失衡,因此政府理應以提高中國人士來台觀光作為平衡,循序漸進處理客運包機議題。然第一次江陳會簽訂觀光協議後,馬政府還在畫中國觀光客大餅充饑時,就大幅增加包機頻率至每週一百零八班,這無疑將加重兩岸人員往來的單向性。更有甚者,《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要在半年內就定期航班作出安排,對台灣的消費性產業勢必造成更加嚴重的衝擊。但是馬政府對空運協議的影響評估依然付之闕如!

而同樣會造成產業衝擊的,還有各項開放政策,包括開放十二吋晶圓在中國投資、對中國投資上限鬆綁、金融機構的開放、承認中國學歷、饒富統戰旨趣的大貓熊來台等。任何一項大開放或許有部分好處,但也都會有衝擊,也必須要進行結構性調整,以降低對台灣的負面作用。然而馬政府都沒有進行影響評估,只會喊開放。

在客運協議中,台灣同意開放多座國內機場。許多人曾指出開放國內機場已將兩岸航線降格為國內航線,棄台灣主權於不顧,但馬政府卻無任何回應。

尤其中國對台軍事部署未見減緩,開放多座軍民兩用機場對於國家安全的衝擊可想而知。而我國防衛第一線的澎湖,也已經開放兩岸空運與海運直航。清初施琅即是以澎湖做為攻台跳板,台灣人民對於這段歷史記憶一點也不模糊。馬政府不但對於開放澎湖沒有任何配套作為以安民心,還要以讓三軍跳腳、國安專家傻眼的「決戰本島」做為國防的新原則,這種政策讓人無法想像。

馬政府在沒有評估之下一味對中國進行無可回復的開放,以為這些是可以治癒台灣各種問題的特效藥,也無怪乎台灣主權、安全、經濟、人權各項指標都在走下坡。

(作者為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