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博物館的館史這麼寫…

台北城市博物館的省思

■女兒吉

對於從小在台北市長大的我,該用什麼心情去迎接城市博物館呢?

走過了美、澳的許多城市,我只見他們想把自己的城市建設好、規劃好,什麼是古蹟、什麼該保留、什麼要重建,而我從小在台北市的記憶呢?一棟棟在台北火車站旁整齊的日式房子不見了,高高低低、大大小小、各色鐵窗的商店占據我的視線;一棵棵路旁的大樹紛紛倒下,為了更寬大的馬路和捷運系統;一片片原本的公園預定地變成了有水有電有門牌的違章建築,後來又花很大的氣力和金錢,終於讓它們回復成七號、十三號、十四號……公園!

聽說,台北市政府是個如何重視歷史的政府,因此他們有了建設一個城市博物館的打算。假如,那個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真的變成了台北城市博物館,博物館中會不會陳列著一段歷史,上面寫著:這座博物館的現址,在一九二○年代是間赤十字病院,主要是台灣人看重病及台灣人當醫事人員的醫院;一九四九年國民黨由中國遷台占為黨有;一九九五年,連夜偷偷拆除原本列入古蹟的建築物,很多民眾紛紛前往撿拾磚塊以保留古蹟的「一部分」;後來,就蓋成了威武的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二○○五年,馬英九任黨主席任內將建物售予台北市民,成為現在您看到的台北城市博物館!

也許,台北市的記憶,只是在某些人的身上打轉與詮釋,台北市的歷史,只從一九四九年開始談起;而所有過往美麗的、古式的建築及生活文化,都只能留在台北城市博物館中吧!

(作者為金融研究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